拯救小孩的读后感合计(28)
2022-08-21 来源:百合文库
深思之一:何谓危机?
什么是危机?危机就是“影响正常事物发展的因素,包括人、事、物等”。作者用权威的数据和不容置疑的事实阐述了男孩们的四大危机,即“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旁征博引,让人深感焦虑。而且,这还不是中国特色的危机,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可是,这个危机是怎样产生的呢?作者笔锋一转,让我们通过三个方面的剖析,了解了成因:“男孩危机,其实是教育危机;男孩危机,更是父母危机;男孩危机,还是流行文化危机。”要改变危机的话,真可谓“路其修远兮”。
我认真地、反复地阅读这些文字:当前少年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主要集中在7个方面,而“害怕承担责任”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在做人方面和学习方面,责任心尤为缺失。这些文字,出现在男孩的“社会危机”一段之中,作者表示:现实生活中,责任心缺乏的男孩随处可见。
我想起了校园内外的一些场景。男孩甲,哭着大喊“读书好辛苦,上课要坐那么长时间,不要读书”;男孩乙,三天两头忘带学习用品,总是怪父母没有帮忙整理;男孩丙,放学路上让爷爷奶奶背着书包,自己却心安理得轻松自在……是男孩天生如此吗?我想谁也不会下此定论。逃避学习责任的,是因为幼小衔接没有做好;缺乏自理责任的,是因为受到的庇护太多;没有感恩之心,是因为所谓的疼爱过度。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危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两个字: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那些已经被约定俗成了的沿袭。
如此想来,何谓危机?
深思之二:何以拯救?
在第二章的末尾,作者如此写道:“拯救男孩,首先要改变我们现行的教育;拯救男孩,父母要先行改变;拯救男孩,我们的政府和社会也要学会在反思中前行。”于我,我只是通俗地想到一句话:人人有责!
拯救,要从自身开始。儿子进入高二前的暑假,我去见了他的新班主任。我把我的担忧和紧张一股脑地端给了还很陌生的她。她始终微笑着倾听,最终开口:“我知道你是一位小学老师,你的细致和严谨已经带给了你儿子良好的行为品质,他温和善良,待人诚恳。但也影响了他的思维品质,譬如解题时的犹豫和拘谨。作为男孩子的母亲,你还要给他释放个性的空间,让他充分地展示自己。”这是一位优秀的高中老师对一位用心良苦的男孩母亲的劝导,在阅读《拯救男孩》后更进一步打开了我的心结。“在一个崇尚积极进取精神的社会里,攻击性不是贬义词,而应该是一个中性词。我们应该教男孩学会如何驾驭自己的攻击性,而不是消灭它。”看来,我只重视了儿子懂事、文明、正义等行为品质的培养,却在不经意中抹杀了男孩应该具有的朝着积极方向发展的所谓攻击性,即“坚忍、毅力、驾驭环境”等。
什么是危机?危机就是“影响正常事物发展的因素,包括人、事、物等”。作者用权威的数据和不容置疑的事实阐述了男孩们的四大危机,即“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旁征博引,让人深感焦虑。而且,这还不是中国特色的危机,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可是,这个危机是怎样产生的呢?作者笔锋一转,让我们通过三个方面的剖析,了解了成因:“男孩危机,其实是教育危机;男孩危机,更是父母危机;男孩危机,还是流行文化危机。”要改变危机的话,真可谓“路其修远兮”。
我认真地、反复地阅读这些文字:当前少年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主要集中在7个方面,而“害怕承担责任”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在做人方面和学习方面,责任心尤为缺失。这些文字,出现在男孩的“社会危机”一段之中,作者表示:现实生活中,责任心缺乏的男孩随处可见。
我想起了校园内外的一些场景。男孩甲,哭着大喊“读书好辛苦,上课要坐那么长时间,不要读书”;男孩乙,三天两头忘带学习用品,总是怪父母没有帮忙整理;男孩丙,放学路上让爷爷奶奶背着书包,自己却心安理得轻松自在……是男孩天生如此吗?我想谁也不会下此定论。逃避学习责任的,是因为幼小衔接没有做好;缺乏自理责任的,是因为受到的庇护太多;没有感恩之心,是因为所谓的疼爱过度。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危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两个字: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那些已经被约定俗成了的沿袭。
如此想来,何谓危机?
深思之二:何以拯救?
在第二章的末尾,作者如此写道:“拯救男孩,首先要改变我们现行的教育;拯救男孩,父母要先行改变;拯救男孩,我们的政府和社会也要学会在反思中前行。”于我,我只是通俗地想到一句话:人人有责!
拯救,要从自身开始。儿子进入高二前的暑假,我去见了他的新班主任。我把我的担忧和紧张一股脑地端给了还很陌生的她。她始终微笑着倾听,最终开口:“我知道你是一位小学老师,你的细致和严谨已经带给了你儿子良好的行为品质,他温和善良,待人诚恳。但也影响了他的思维品质,譬如解题时的犹豫和拘谨。作为男孩子的母亲,你还要给他释放个性的空间,让他充分地展示自己。”这是一位优秀的高中老师对一位用心良苦的男孩母亲的劝导,在阅读《拯救男孩》后更进一步打开了我的心结。“在一个崇尚积极进取精神的社会里,攻击性不是贬义词,而应该是一个中性词。我们应该教男孩学会如何驾驭自己的攻击性,而不是消灭它。”看来,我只重视了儿子懂事、文明、正义等行为品质的培养,却在不经意中抹杀了男孩应该具有的朝着积极方向发展的所谓攻击性,即“坚忍、毅力、驾驭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