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本属实读后感150字精选(20)
2022-08-21 来源:百合文库
热,微恶寒,肢节疼烦,微呕,心下支结等;兼阳明之里,则可见往来寒热呕不止,心下急,或心下痞硬,郁郁微烦,或潮热,不大便等;若兼气化不利,则可出现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等;如少阳病误下,病邪弥漫,表里俱病,虚实相兼,则见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等
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病入太阴,以脾阳不运,寒湿阻滞为主,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食腹自痛”为提纲。除太阴本证外,尚有太阴兼表证,见脉浮,四肢疼烦等;有太阴腹痛证,见腹满时痛,或大实痛等;若太阴寒湿在里不解,郁而发黄,亦可形成太阴发黄证。
少阴病是外感并发展过程中的危重阶段。病至少阴,心肾阴阳气血俱虚,故以“脉微细,但欲寐”为提纲。少阴病有寒化热化两途:寒化证见手足厥冷、身倦而卧、下利清谷、小便不利、脉沉微等;热化证则以心中烦不得卧,咽干咽痛,或下利口渴、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为主要脉症。此外,少阴病还有兼太阳之表的两感证,热化精伤、邪热并归阳明的急下证,以及热移膀胱、下厥上竭等症。
厥阴病是伤寒六经病症的最后阶段。厥阴为病,肝失条达,木火上炎,脾虚不运,易形成上热下寒的病理变化。厥阴病提纲“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即反应了厥阴病寒热错杂的证候特点。然厥阴受邪,阴阳失调,若邪气从阴化寒,则为厥阴寒证;从阳化热,则为厥阴热证。病至厥阴,正邪相争,阴阳消长,加盟手足厥逆与发热交替出现,则为厥热胜负证。若由于“阴阳其不想顺接”,表现为四肢厥冷者,则称之为厥逆证。邪犯厥阴,肝失疏泄,影响脾胃,升降失调,还可见呕吐、下利等证。
篇五:伤寒论
08级中西医临床 20XX013036 谢海旋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更是深有体会。而今有机会在毕业前再次选修经典,这对未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在繁忙的找工作中,我依然会抽空学习经典,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病入太阴,以脾阳不运,寒湿阻滞为主,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食腹自痛”为提纲。除太阴本证外,尚有太阴兼表证,见脉浮,四肢疼烦等;有太阴腹痛证,见腹满时痛,或大实痛等;若太阴寒湿在里不解,郁而发黄,亦可形成太阴发黄证。
少阴病是外感并发展过程中的危重阶段。病至少阴,心肾阴阳气血俱虚,故以“脉微细,但欲寐”为提纲。少阴病有寒化热化两途:寒化证见手足厥冷、身倦而卧、下利清谷、小便不利、脉沉微等;热化证则以心中烦不得卧,咽干咽痛,或下利口渴、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为主要脉症。此外,少阴病还有兼太阳之表的两感证,热化精伤、邪热并归阳明的急下证,以及热移膀胱、下厥上竭等症。
厥阴病是伤寒六经病症的最后阶段。厥阴为病,肝失条达,木火上炎,脾虚不运,易形成上热下寒的病理变化。厥阴病提纲“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即反应了厥阴病寒热错杂的证候特点。然厥阴受邪,阴阳失调,若邪气从阴化寒,则为厥阴寒证;从阳化热,则为厥阴热证。病至厥阴,正邪相争,阴阳消长,加盟手足厥逆与发热交替出现,则为厥热胜负证。若由于“阴阳其不想顺接”,表现为四肢厥冷者,则称之为厥逆证。邪犯厥阴,肝失疏泄,影响脾胃,升降失调,还可见呕吐、下利等证。
篇五:伤寒论
08级中西医临床 20XX013036 谢海旋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更是深有体会。而今有机会在毕业前再次选修经典,这对未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在繁忙的找工作中,我依然会抽空学习经典,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