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论语二十四章读后感集合(50)

2022-08-20 来源:百合文库
还记得小学二年级时首次背《论语》中的内容,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当时仅限于背诵而已,要说有什么理解,当首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了,因为当时认为朋及亲戚和朋友,而父母的朋友和家里的亲戚来,很多时候都会给我带点零食或玩具什么的,这个当然要乐了。加之当时我也有了自己的小朋友,便认定它就是真理。对“温故而知新”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理解,当时您要是让给说一下,我倒是能背一大堆,但从心底里真是不明白——一本语文书就那么几个字,你再怎么翻,也不会蹦出一个新的生字来,怎么温古,怎么知新啊?什么叫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都是知道啊?当然随着对通假字的认识,这个解释就没了,但理解嘛,还是用困难的。
不理解不代表我不能去卖弄,当时去父亲跟前背诵,背完后顺便卖弄了起来,把自己的理解大讲特讲,不料父亲却用我背的东西给我反讲了起来。当然我是迷迷糊糊听完的,因为我还是不理解。
二八年级之后的一年,不知是语文书被诗词给占了还是我忘了,脑中没有《论语》的记忆。四年级一篇鲁迅的《孔乙己》又让它回到了我的视线。那时的影响是什么之乎者也的东西都出自于它,书呆子也出自于它。便从感情上有点小讨厌孔子和《论语》了。
对《论语》的感情,很对时候像对父母的感情,总在变化,而且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变化。小学时自我意识不是那么的强,所以对《论语》的感情也是随着书本而变化。等上了初中,学了古代史算是对《论语》有了初步的认识,觉得一本书能被那么久的当做行为准则,的却不易。加上初中语文书上又有了大篇章的《论语》内容,对它的理解算是又深入了一点吧。但总得来说还是以做人出事准则为准。
等到了高中,终于有机会读了全本《论语》,由于高考的缘故,读的不是很认真,所以读完后能记住的还是那么几句,也谈不上有什么理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