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生读后感1700字精练(10)
2022-08-20 来源:百合文库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当然不能不注重自己的形象与价值。行为端庄,可远观不可亵玩焉。是周敦颐笔下的君子形象,也是我追求的人生境界。这样才上不负父母的教诲,下不愧子女的法效。于己内心坦荡荡。记得有人说过,名利于我如浮云。也有人说过,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每读此言,心里油然而生一种豁达,一种超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对于圣贤,我们这些平凡人确乎相去甚远,但见贤思齐,不断地修身养性,实在是我们为人处世之本。年近不惑,再读季老的人生感悟,更加觉得,一个人真应该好好的珍重人生。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4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学界泰斗,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佛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1911年8月6日,季先生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六岁离开家乡到济南随叔父上学,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师从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先生一生着作等身,品行高洁。
2009年7月11日8时50分,98岁的季羡林先生走了。当噩耗传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沉默良久之后,我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重新又读了一遍季先生的着作——《季羡林谈人生》,读后略有所悟。
人的一生要学会处理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也就是天人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的平衡关系,也就是个人身、口、意中正确与错误的关系,即修身问题。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在谈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先生提出的观点是:“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至于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的矛盾,则多半起于私心杂念。解之之方,唯有消灭私心,学习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4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学界泰斗,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佛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1911年8月6日,季先生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六岁离开家乡到济南随叔父上学,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师从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先生一生着作等身,品行高洁。
2009年7月11日8时50分,98岁的季羡林先生走了。当噩耗传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沉默良久之后,我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重新又读了一遍季先生的着作——《季羡林谈人生》,读后略有所悟。
人的一生要学会处理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也就是天人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的平衡关系,也就是个人身、口、意中正确与错误的关系,即修身问题。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在谈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先生提出的观点是:“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至于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的矛盾,则多半起于私心杂念。解之之方,唯有消灭私心,学习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