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非的世界十篇读后感选录(18)
2022-08-20 来源:百合文库
一直好奇对于孩子而言这本书的阅读感受。初中时代的阅读体验,现在回想起来最值得羡慕的还是有两点,一个是无比充裕的时间,一个是读各类“闲书”的政治正确,这两点无疑都非常适合阅读哲学需要的心情。
而作为一个可悲的社畜,读哲学也许是要偷偷读的。毕竟它不是《高效能认识的七个习惯》也不是《刻意练习》,它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日常兴趣,甚至不值得在朋友圈分享。
它不单无法帮你或者你的老板赚到一百万,同时还会让你有点怀疑人生,比如说下面这段是当时看完之后写下的第一感想:
“感慨自己是如此的渺小之下,不断想的是——真实究竟是什么?向外看世界会有多大,向内看内心能有多深?这些问题都在极大的展开,不断的展开再展开,我在中间,感受一种来自崇高的美感。此时此刻里面有多少个瞬间在一刹那过去,上一刹那和这一刹那的我有多少的不同,我只能确定我在思考。
而这一切对于最后的那个我自己去决定的意义又意味着什么?是一瞬间的灵光?还是潜意识里面飘落的一颗尘埃?一段精彩的又或者枯燥的旅途?存在先于本质吗?生存还是毁灭,又为了什么生存?也许最后会觉得,那个意义就是不断思考本身吧,思考关于美也好,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也好。所以这是算是献给每一个爱智慧的人的一份礼物吗?至少这一刻,我享受这份礼物。”
现在仔细一看,大概没有什么书像哲学类的书籍,不单不一定能帮你解决些什么问题,还留下一大堆问题。就像《钟鼓楼》里面那句经典的歌词“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但其实哲学又是一道比人生里面所有的其他题加起来都有意义的一道题,高于文科探寻的美,也高于理科探寻的这个世界的真相,在所有题目的尽头。
就像一场考试,前面的题你辛辛苦苦的完成了,发现最后一道题如果你答错了有可能整张卷子直接得零分一样。因此有三种面对这一道题的态度。
第一种就是忽视它,先把前面的题做好就是了,最后再面对这道题;第二种就是先做这道题结果被这道题绕进去了,结果前面的题做的一塌糊涂;第三种是有点像面对语文考试作文的态度,我先看了题,然后我一边做前面的题一边思考这道题,也许前面的题的某些点还能帮助我解开这道题。
而作为一个可悲的社畜,读哲学也许是要偷偷读的。毕竟它不是《高效能认识的七个习惯》也不是《刻意练习》,它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日常兴趣,甚至不值得在朋友圈分享。
它不单无法帮你或者你的老板赚到一百万,同时还会让你有点怀疑人生,比如说下面这段是当时看完之后写下的第一感想:
“感慨自己是如此的渺小之下,不断想的是——真实究竟是什么?向外看世界会有多大,向内看内心能有多深?这些问题都在极大的展开,不断的展开再展开,我在中间,感受一种来自崇高的美感。此时此刻里面有多少个瞬间在一刹那过去,上一刹那和这一刹那的我有多少的不同,我只能确定我在思考。
而这一切对于最后的那个我自己去决定的意义又意味着什么?是一瞬间的灵光?还是潜意识里面飘落的一颗尘埃?一段精彩的又或者枯燥的旅途?存在先于本质吗?生存还是毁灭,又为了什么生存?也许最后会觉得,那个意义就是不断思考本身吧,思考关于美也好,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也好。所以这是算是献给每一个爱智慧的人的一份礼物吗?至少这一刻,我享受这份礼物。”
现在仔细一看,大概没有什么书像哲学类的书籍,不单不一定能帮你解决些什么问题,还留下一大堆问题。就像《钟鼓楼》里面那句经典的歌词“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但其实哲学又是一道比人生里面所有的其他题加起来都有意义的一道题,高于文科探寻的美,也高于理科探寻的这个世界的真相,在所有题目的尽头。
就像一场考试,前面的题你辛辛苦苦的完成了,发现最后一道题如果你答错了有可能整张卷子直接得零分一样。因此有三种面对这一道题的态度。
第一种就是忽视它,先把前面的题做好就是了,最后再面对这道题;第二种就是先做这道题结果被这道题绕进去了,结果前面的题做的一塌糊涂;第三种是有点像面对语文考试作文的态度,我先看了题,然后我一边做前面的题一边思考这道题,也许前面的题的某些点还能帮助我解开这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