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艳史的读后感聚集(8)
2022-08-20 来源:百合文库
要注意的是,识语中强调小说插图导读功能的插图本,大部分是上图下文式的,每页几乎都有图像,即“全像”本。相对来说,其书籍的成本比较低,图像的版刻技术也粗略,预想的读者阶层也没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所以,必然强调插图的导读功能。
二、插图的审美价值与欣赏方式
随着版刻技术的发展与审美意识的深化,小说插图的审美功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审美功能的第一个表现是“悦目”,即具有装饰效用。清康熙年间钞本《绣屏缘》凡例说“小说前每装绣像数叶,以取悦时目……先以此动人耳。”嘉庆十年金谷园刊本《红楼复梦》凡例也说:“此书照依前书绘图,以快心目。”
可是,插图本小说的凡例与识语大都超过了一般的装饰性要求,它们追求的是插图的玩赏价值。明崇祯人瑞堂刊本《隋炀帝艳史》是插图装饰性最突出的版本之一,其凡例说:“坊间绣像,不过略似人形,止供儿童把玩。兹编特恳名笔妙手,传神阿堵,曲尽其妙。一展卷,而奇情艳态勃勃如生,不啻虎头、吴道子之对面,岂非词家韵事、案头珍赏哉!”这段话把书籍插图比拟于虎头、吴道子等传统文人画家的作品,还声称要把插图本当作“案头珍赏”。这表明插图本已把文化商品化了,重在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隋炀帝艳史》凡例还特别介绍了与插图相搭配的赞语页面装饰边框的样式,这更明显地反映出插图本的装饰化、趣味化趋向:“绣像每幅,皆选集古人佳句与事符合者,以为图咏证左,妙在个中,趣在言外,诚海内诸书所未有也”“诗句皆制锦为栏,如薛涛乌丝式,以见精工郑重之意”“锦栏之式,其制皆与绣像关合。
如调戏宣华则用藤缠,赐同心则用连环,剪彩则用剪春罗,会花荫则用交枝,自缢则用落花,唱歌则用行云,献开河谋则用狐媚,盗小儿则用人参果,选殿脚女则用蛾眉,斩佞则用三尺,玩月则用蟾蜍,照艳则用疏影,引谏则用葵心,对镜则用菱花,死节则用竹节,宇文谋君则用……无一不各得其宜。虽云小史,取义实深。”由此可见,每幅画面的装饰边框都有巧妙的含义,能够扩展插图的表现空间,可以成为象征性浓厚的典故,深化欣赏的程度。有趣的是,在明清小说插图本中经常出现故事插图与附有装饰图案的赞语的结合,这反映了对插图的玩赏功能的强化。
二、插图的审美价值与欣赏方式
随着版刻技术的发展与审美意识的深化,小说插图的审美功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审美功能的第一个表现是“悦目”,即具有装饰效用。清康熙年间钞本《绣屏缘》凡例说“小说前每装绣像数叶,以取悦时目……先以此动人耳。”嘉庆十年金谷园刊本《红楼复梦》凡例也说:“此书照依前书绘图,以快心目。”
可是,插图本小说的凡例与识语大都超过了一般的装饰性要求,它们追求的是插图的玩赏价值。明崇祯人瑞堂刊本《隋炀帝艳史》是插图装饰性最突出的版本之一,其凡例说:“坊间绣像,不过略似人形,止供儿童把玩。兹编特恳名笔妙手,传神阿堵,曲尽其妙。一展卷,而奇情艳态勃勃如生,不啻虎头、吴道子之对面,岂非词家韵事、案头珍赏哉!”这段话把书籍插图比拟于虎头、吴道子等传统文人画家的作品,还声称要把插图本当作“案头珍赏”。这表明插图本已把文化商品化了,重在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隋炀帝艳史》凡例还特别介绍了与插图相搭配的赞语页面装饰边框的样式,这更明显地反映出插图本的装饰化、趣味化趋向:“绣像每幅,皆选集古人佳句与事符合者,以为图咏证左,妙在个中,趣在言外,诚海内诸书所未有也”“诗句皆制锦为栏,如薛涛乌丝式,以见精工郑重之意”“锦栏之式,其制皆与绣像关合。
如调戏宣华则用藤缠,赐同心则用连环,剪彩则用剪春罗,会花荫则用交枝,自缢则用落花,唱歌则用行云,献开河谋则用狐媚,盗小儿则用人参果,选殿脚女则用蛾眉,斩佞则用三尺,玩月则用蟾蜍,照艳则用疏影,引谏则用葵心,对镜则用菱花,死节则用竹节,宇文谋君则用……无一不各得其宜。虽云小史,取义实深。”由此可见,每幅画面的装饰边框都有巧妙的含义,能够扩展插图的表现空间,可以成为象征性浓厚的典故,深化欣赏的程度。有趣的是,在明清小说插图本中经常出现故事插图与附有装饰图案的赞语的结合,这反映了对插图的玩赏功能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