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巴赫金的狂欢第一幕读后感收集(10)

2022-08-20 来源:百合文库
也可以说,中世纪的狂欢节是对宗教思想的一种反抗,预示着新世纪的曙光。
中国似乎没有西方式的狂欢节,中国的喜剧起源于徘优的表演。远自公元前五、六世纪,宫廷中便蓄养培训了一批徘优,供帝王将相玩弄。这些徘优能歌善舞,口才出众,有些甚至相当聪明,然而地位低下,与宫中犬马没有什么区别。自汉魏以来的参军戏、角雁戏、歌舞戏到宋杂剧、金院本,都有不少充满喜剧色彩的作品。汉武帝时,东方朔作为滑稽家,经常给皇帝讲些谐谑的故事,引得王公大臣哈哈大笑。不可否认,中国古代喜剧也具有某些西方狂欢节的特点,“决定着普通的即非狂欢生活的规矩和秩序的那些法令、禁令和限制,在狂欢节一段时间里被取消了,首先取消的就是等级制,以及与它有关的各种形态的畏惧、崇敬、仰慕、礼貌,等等,亦即由于人们不平等的社会地位等(包括年龄差异)所造成的一切现象。尽管这种乌托邦是短暂的时刻,却是人们期盼的生活。个体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强行拆解社会政治的束缚,从而体验到生命的欢乐与自由,这就是人类生存的喜剧体验。
喜剧电影与狂欢节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对于有些喜剧影片,如卓别林的谐剧、王朔的侃剧、陈佩斯的闹剧,影视研究者的定位显得有些勉强。这些作品难以用传统的文艺学、美学理论来加以鉴定,而引进大众狂欢化理论,从大众文化角度来进行探寻,恐怕有助于对此类影视作品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狂欢化理论首先由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它既是对16世纪法国医生拉伯雷创作的《巨人传》所进行的具体分析,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批评。
狂欢化理论来自于西方的狂欢节。在狂欢节上,人们排斥封闭和关门主义,否定禁令和绝对理性,抛弃说教和禁忌,把日常的典章制度和清规戒律完全抛开。狂欢节摆脱等级制度,呈现出平等、民主和自由。狂欢节是一种开放的哲学和没有界限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文化享乐主义,满足了人类的多方面需求,甚至是一种纵欲主义。
根据狂欢节的这些特征,巴赫金建立了狂欢化理论。在狂欢化理论中,文明与戏谑、荣誉与失落、歌颂与诅咒、严肃与纵欲,都是“正反同体”和“互为嘲讽”的。卓别林、王朔、陈佩斯的电影作品,正好符合巴赫金的理论规范。卓别林饰演的流浪汉夏尔洛,头戴黑色的礼帽,身穿过小的西服,脚蹬过大的皮鞋,举止滑稽可笑,却为人善良,主持正义。据专家考证,这个形象脱胎于狂欢节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小丑,但在小丑的身上增加了道德评判,以谑演庄,揭示出喜剧深层的悲剧,使观众“含泪微笑”。巴赫金说:“狂欢化消除了任何的封闭性,消除了相互间的轻蔑,把遥远的东西拉近,使分离的东西聚合。观看卓别林的喜剧,便能得到这么一种感受,使观众暂时忘记了影院外严酷的社会现实,在影院内与大家一起经历一次心灵的狂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