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哀江头读后感摘录(12)
2022-08-20 来源:百合文库
大自然是无情的,它不随人世的变化而变化,花自开谢水自流。以无情反衬有情,而更显情深。最后两句,用行为动作描写以渲染他感慨的深沉和思绪的迷惘烦乱。黄昏胡骑尘满城一句,将高压恐怖的气氛推向顶点,使开头的吞声哭、潜行有了着落。黄昏来临,为防备人民的反抗,叛军纷纷出动,以致尘土飞扬,笼罩了整个长安城。本来就忧愤交迫的诗人,此时就更加心如火焚,他想回到长安城南的住处,却反而走向了城北。心烦意乱竟至不辨南北的.程度,充分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巨大哀恸。
在这首诗里,诗人流露的感情是深沉的,也是复杂的。当他表达出真诚的爱国激情的时候,也流露出对蒙难君王的伤悼之情。全篇表现的,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哀字是这首诗的情感主线。开篇第一句少陵野老吞声哭,就制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后面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怀还是哀,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体现。
哀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邈。
诗的结构,从时间上说,是从眼前转入回忆,又从回忆回到现实。从感情上说,首先写哀,触类伤情,无事不哀;哀极而乐,回忆李、杨极度佚乐的腐朽生活;又乐极生悲,把亡国的哀恸推向高潮。不仅揭示出乐与哀的因果关系,也造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以乐衬哀,今昔对比,更好地突出诗人难以抑止的哀愁,造成结构上的曲折跌宕,纡曲有致。文笔则发敛抑扬,极开阖变化之妙,其词气如百金战马,注坡蓦涧,如履平地,得诗人之遗法(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四)。
在这首诗里,诗人流露的感情是深沉的,也是复杂的。当他表达出真诚的爱国激情的时候,也流露出对蒙难君王的伤悼之情。全篇表现的,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哀字是这首诗的情感主线。开篇第一句少陵野老吞声哭,就制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后面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怀还是哀,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体现。
哀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邈。
诗的结构,从时间上说,是从眼前转入回忆,又从回忆回到现实。从感情上说,首先写哀,触类伤情,无事不哀;哀极而乐,回忆李、杨极度佚乐的腐朽生活;又乐极生悲,把亡国的哀恸推向高潮。不仅揭示出乐与哀的因果关系,也造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以乐衬哀,今昔对比,更好地突出诗人难以抑止的哀愁,造成结构上的曲折跌宕,纡曲有致。文笔则发敛抑扬,极开阖变化之妙,其词气如百金战马,注坡蓦涧,如履平地,得诗人之遗法(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