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丢脸微小说读后感汇集(4)

2022-08-20 来源:百合文库
李永康用类似寓言的.方式来表达的。在中学课本里,这叫拟人手法。
李永康写的是两棵松树。
两棵松树,还是种子的时候,命运无法选择,未来存在多种可能性,而小说中的这两粒种子落到了地面上,只是此地面非彼地面:一粒落在沃土里,一粒落在了石缝间。
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落到沃土里的种子生长很快,很快就挺拔参天了,而落在石缝里的种子许多年之后依然那么弱小。参天的松树当然赢得了人们更多的青睐,赢得了许许多多的虚荣,而另一棵,一直无人关注。
但是100年后的某一天,在大风里,那棵参天的松树倒下了。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这倒未必是风的妒忌,而是自然界的天然法则。而另一棵树,因为长在石缝里,却因此得以保存生命。由此,读者很自然得出一个结论,即一时的荣光不一定代表永远的光荣,看似的弱小或许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保护。电影《孔子》里有一段孔子和老子之间的对话,老子说的上善若水,说水虽柔弱,却无坚不摧,就有这个意思。
在整个表述的的过程中,李永康用词干净,语言柔和,色彩明亮,这不能说不是一种功夫,而且是非老手难以企及的功夫。
我很难说这种功夫是好事还是坏事,至少在这篇小说里,很难看到作者本人的影子或者叫性格,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不食人间烟火,那是传说中的神仙。
说点题外的,当一个玩笑吧:我个人倒不是很认同老是用弱势心态弱者观念来教育孩子,孩子能够成长在好一点的环境里,我个人认为总比成长在贫困的环境里好,我们认同苦难对于一个人性格的磨砺作用,但是我们绝对不应该去赞美苦难,否则我们努力干什么?所以我说李永康的精,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很能迎合主流思想,而很显然,这一篇小小说因为表达了一个简单但是被众多人使用(或许是出于无奈)的观点,所以必将流传,且能得到长久的好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