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二岁而孤的读后感合集(2)
2022-08-19 来源:百合文库
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朱熹。
其全诗如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
孤:幼年丧父
以……为:把……当作
谪:贬
谗:说别人坏话
沃:浇
适:旧指女子出嫁。
世家:家世。
去:离开,离去。
寝:睡觉。
或:有时。
辄(zhé):总是。
啖(dàn):吃,喝。
旨:要领。
再适:第二次出嫁,即改嫁。
世家:世代为官的人家。
馕(zhǎn)粥:稠粥。
日昃:太阳偏西。昃(zè)。
孤:幼年丧父。
辞:辞别
沃:冲洗。这里是“洗”的意思。
食:饭,三餐。
给:提供,给。
士:有志向的人
[翻译]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作为自己的责任,发奋苦读,有时晚上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他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做邓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读书、勉励自己,每餐不吃两种以上的荤菜,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刚够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作品出处
《宋名臣言行录》《宋名臣言行录》的前集、后集,为李衡校勘、删节《八朝名臣言行录》后的版本,虽然体例变动不大,但正文、注文却大幅度缩减,甚至误校,亦有注文混入正文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