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岛杜拉斯全集读后感汇编(34)
2022-08-20 来源:百合文库
所以,故事看得挺舒服。王小波给我的第一印象还不错。
看《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用不少篇幅在谈文革、骂文革——我虽然不喜欢文革,但也没兴趣看别人没完没了地批判文革。而王小波不一样,他好像借着文革骂了整个学术界——上下两千年的学术界,而且都很有道理,更重要是有趣。
在书里看来,王小波是这样一个愤青:只念过一年初中,却自学考上了人民大学;本科学了理科,却赴美留学修社会学;大学毕业开始写作小说,但对物理化学甚至计算机的热情并未减少......这才发现,王小波竟然是我最佩服的那一种聪明人。
王小波善用比喻类比,而且很多是那种极其粗俗的类比,这正合我的口味——我认为越是粗俗越是容易理解。幽默,有俗有雅,也有典故,但绝对是黑色幽默。很多文章给我这样一种感觉:我想骂人,但我是文明人,不能直接骂。于是,我先讲一个故事,故事很真实,但故事里的人好像有毛病;我再引一些典故,摆点事实,都很有道理;然后说着说着,突然发现,故事里讲的不就是我刚才要骂的那个谁!最后,几句精辟的说理,干脆的结尾。
至于王小波都骂了谁,骂了什么,就不说了。
有些文章看不懂,也有些文章有点枯燥。
说王小波是愤青,我承认;但我要坚持:王小波说的每句话都是有理有据的,王小波是学理科的——是讲理的人!
第10篇:《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歌德曾有一句话是,“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与高尚的人谈话则是让人能够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进行淬炼。小波的这本书的确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是做到了,这可能也是因此近年来很多人将他推上神坛的原因吧。但是就我从这本书里认识的小波而言,我觉得他更像是生活在周围的一个普通而又有趣的人,不时地倾诉着他朴实的思想。
读这本书有种如鲠在喉的感觉,朴实的语言以及平淡的情感,似乎并不需要细细咀嚼便可以吞咽,然而当我想用肠胃去进一步消化它时,却发现如果不挑出里面的刺,它只会是我身体里面刺痛我的异物。所以每篇文章读到一半时,我都习惯性愣地迟疑片刻,生怕有被遗漏的刺。如此一来,读这本书的确没法让人有酣畅淋漓的感觉,因为既没有让人大彻大悟的道理,也没有令人惊艳的文笔。但是你若静下来读它,至少可以驱赶心中些许的浮躁。之所以要静下来,是因为静默能让你更理性,而保持理性也正是王小波这本书劝诫读者去拥有的习惯。正如扉页的那句话所说,“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看《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用不少篇幅在谈文革、骂文革——我虽然不喜欢文革,但也没兴趣看别人没完没了地批判文革。而王小波不一样,他好像借着文革骂了整个学术界——上下两千年的学术界,而且都很有道理,更重要是有趣。
在书里看来,王小波是这样一个愤青:只念过一年初中,却自学考上了人民大学;本科学了理科,却赴美留学修社会学;大学毕业开始写作小说,但对物理化学甚至计算机的热情并未减少......这才发现,王小波竟然是我最佩服的那一种聪明人。
王小波善用比喻类比,而且很多是那种极其粗俗的类比,这正合我的口味——我认为越是粗俗越是容易理解。幽默,有俗有雅,也有典故,但绝对是黑色幽默。很多文章给我这样一种感觉:我想骂人,但我是文明人,不能直接骂。于是,我先讲一个故事,故事很真实,但故事里的人好像有毛病;我再引一些典故,摆点事实,都很有道理;然后说着说着,突然发现,故事里讲的不就是我刚才要骂的那个谁!最后,几句精辟的说理,干脆的结尾。
至于王小波都骂了谁,骂了什么,就不说了。
有些文章看不懂,也有些文章有点枯燥。
说王小波是愤青,我承认;但我要坚持:王小波说的每句话都是有理有据的,王小波是学理科的——是讲理的人!
第10篇:《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歌德曾有一句话是,“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与高尚的人谈话则是让人能够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进行淬炼。小波的这本书的确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是做到了,这可能也是因此近年来很多人将他推上神坛的原因吧。但是就我从这本书里认识的小波而言,我觉得他更像是生活在周围的一个普通而又有趣的人,不时地倾诉着他朴实的思想。
读这本书有种如鲠在喉的感觉,朴实的语言以及平淡的情感,似乎并不需要细细咀嚼便可以吞咽,然而当我想用肠胃去进一步消化它时,却发现如果不挑出里面的刺,它只会是我身体里面刺痛我的异物。所以每篇文章读到一半时,我都习惯性愣地迟疑片刻,生怕有被遗漏的刺。如此一来,读这本书的确没法让人有酣畅淋漓的感觉,因为既没有让人大彻大悟的道理,也没有令人惊艳的文笔。但是你若静下来读它,至少可以驱赶心中些许的浮躁。之所以要静下来,是因为静默能让你更理性,而保持理性也正是王小波这本书劝诫读者去拥有的习惯。正如扉页的那句话所说,“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