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孩子我宁愿你恨我读后感汇编(6)

2022-08-20 来源:百合文库
不伤人是一种教养,但不被别人伤害是一种气场。那些一味跟孩子灌输“忍让”意识的家长,何尝不是将孩子逼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相信很多人都有帮助别人而害了自己的经历,比如有些人相信朋友,为朋友做担保贷款,最后朋友选择消失不见,这个锅还不是这个善良的人去背。
因为天生善良,我们对本不善良的人有了恻隐之心,于是恻隐之心就铸就了大恶,你认为你帮助人善良,可是你帮助的人并非善良。
作为家长,你要让孩子明白,帮助他人是有前提的,而不是盲目地一帮到底。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就好比看到有人溺水,如果自己并不熟悉游泳,就要不顾自身能力跳下去帮忙。这样会危及到自己的生命。帮助他人时,我们需要孩子知道,要在自身能力可及的范围内,用恰当、合适的方法去行善。
从小老师家长就教育我们要经常做好人好事,要路不拾遗,要尊老爱幼,要谦让功勋,要团结友爱,要做一个善良的好孩子。
善良的人,总容易把所有人想像成好人,心不设防,甚至一直为别人考虑。越善良,越容易受到伤害。其实这不是善良的错,也不是善良的人傻,而是善良的人不懂得保护自己。
在教会孩子善良,对别人好的同时首先要让孩子学会的是自我保护,学会爱自己,再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会让孩子将来知世故但不世故,懂圆滑但不圆滑。
孩子的善意中有的不应该是消极和隐忍,也不应该是盲目的帮助,而应该是充满爱的甜蜜、欢乐。首先爱自己,才能爱别人!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1
“这本书寓意深厚,机敏流露,是在写得太好了!令人忍不住拍手叫好!”诺贝尔生理医学获奖者梅达华如是评价《自私的基因》。它也被形容为“年轻人的书”,值得我们一看。的确,作者道金斯,作为一位行为生态学家和生物学家,当然这本书的主题是动物行为。但这本书的重点是讲述利他主义。作者在《自私的基因》中的突破性贡献也在于,把根据自然选择的社会学说的这一重要部分,用简明通俗的形式,妙趣横生的语言介绍给大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