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中国未来的读后感汇编(32)
2022-08-19 来源:百合文库
依笔者之浅见,本书看点有三,殷海光先生解决了具有极大现实意义的三个课题。展望未来:文化研究重在解释还是预测?本书首开实证性中国文化研究的先河。一本书是否值得一读,先看其参考文献,注释和索引。令人欣喜的是,这部作品将作者的注释、文献及索引全文列入,我首先找到了波普尔还有若干逻辑学家的名字,再其后是若干科学哲学家的名字与作品引用。显然,这部作品,更注重于从客观角度探讨文化问题的"深层次问题,而不是陷入那些大而无当的泛泛之论。
就本书而论,作者不仅给出了文化的独特定义,其文化研究的视角,更是从逻辑学、经验哲学、价值伦理观、进化社会学到文化人类学无不涉及。试图从科学实证的角色来考察的文化,殷海光先生算是一个先驱人物。他力图以客观实证论述文化,从他的观点来看,文化学研究对于先生而言,只具有工具性意义。
一本名副其实的文化类学术著作,不应该仅仅是解释过去,而且更应该能够预测未来。殷海光不屑于从故纸堆中搞学问,而是力图以“社会良知”为自任,来阐释文化与社会发展之大势。就近年来关于互联网与地球村的文化传播,以及知识分子的处境与自我认同的重大热点议题,殷海光都在本书中作出了准确的预言。作为文化研究大师,殷海光先生实在是实至名归。面对真理:文化研究学者应是“硬心”还是“软心”?在当前全球化的大势之下,中国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人如何通过文化而认同于中国。
就本书而论,作者不仅给出了文化的独特定义,其文化研究的视角,更是从逻辑学、经验哲学、价值伦理观、进化社会学到文化人类学无不涉及。试图从科学实证的角色来考察的文化,殷海光先生算是一个先驱人物。他力图以客观实证论述文化,从他的观点来看,文化学研究对于先生而言,只具有工具性意义。
一本名副其实的文化类学术著作,不应该仅仅是解释过去,而且更应该能够预测未来。殷海光不屑于从故纸堆中搞学问,而是力图以“社会良知”为自任,来阐释文化与社会发展之大势。就近年来关于互联网与地球村的文化传播,以及知识分子的处境与自我认同的重大热点议题,殷海光都在本书中作出了准确的预言。作为文化研究大师,殷海光先生实在是实至名归。面对真理:文化研究学者应是“硬心”还是“软心”?在当前全球化的大势之下,中国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人如何通过文化而认同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