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看见摘录和读后感总汇(48)
2022-08-19 来源:百合文库
《看见》读后感 篇7
文笔很好,素材很棒,故事很好,讲的也很好,我相信故事里的人接近真实。喜欢作者用比较文艺的方式,讲述那些或冷峻,或灰暗,或拉扯,令人忽冷忽热的故事。记者的职责是追寻记录和展示事物最本真的样子,但单纯的记录很难呈现问题的症结,而且记者也是人,也有人性,报道只能无限接近真实,不可能完全真实,那需要洞悉人事所有,这几乎不可为。不可为的事,就是难事,做难事的人都不容易,不容易还能坚持,并且在坚持中不断发现真我和扬弃旧我,是有大智慧和大毅力的人,她是一位值得倾佩的女性,她的节目并没看过很多,书中大多故事有所耳闻,许多观点启人深思,穿透力极强,这就是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强的地方,读书固然重要,但行路更难,难在知易行难,难在知行合一。
记者,记着,行者,行着。书名看见,取得很好,看比听更有行动力,也更有说服力。读书中,有很多零碎的感悟,很想记录下来,没在读后感中摘录,是不愿硬生生多出几分刻意,书中几处提到忘我,特别是卢安克在柴静采访顽童失败的话和第二次采访圆脸小孩失败后的自嘲,无法忘我,就无法超越,就刻意,就套路,就目的,就功利,紧盯着目标,难免急功近利,难免急于求成,难免基础不牢,难免南辕北辙,或许如此没有对错,但确实直指本心,忘我不是失了自我,而是找到真我。我们不是完美的人,所有我们不能代表自己批评和审判谁,我只能就事论事,把事物的本来面貌呈现出来,让基于共同法律和道德以及不同认知和价值观念的人予以评判,或许这就是记者的天职……
《看见》读后感 篇8
翻到最后一页才感叹终于看完了。
本书一共二十章,在看前十章的时候内心极其痛苦,于是决定停下先去看一本其他的。起初不喜欢作者的咄咄逼人和自作聪明,但是题材是想要了解的类型,所以纠结着也就看下来了。看完其他的书再回来,发现后十章的感觉完全变了,不知是否也因为我的心情转换了。我觉得作者变了,或者说在记者这个职业上成长了。她会反思自己,会认识到以前自己的问题并且试图努力改正。她从一个冰冷的记者变成了现在有感知有温度的记录者。
文笔很好,素材很棒,故事很好,讲的也很好,我相信故事里的人接近真实。喜欢作者用比较文艺的方式,讲述那些或冷峻,或灰暗,或拉扯,令人忽冷忽热的故事。记者的职责是追寻记录和展示事物最本真的样子,但单纯的记录很难呈现问题的症结,而且记者也是人,也有人性,报道只能无限接近真实,不可能完全真实,那需要洞悉人事所有,这几乎不可为。不可为的事,就是难事,做难事的人都不容易,不容易还能坚持,并且在坚持中不断发现真我和扬弃旧我,是有大智慧和大毅力的人,她是一位值得倾佩的女性,她的节目并没看过很多,书中大多故事有所耳闻,许多观点启人深思,穿透力极强,这就是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强的地方,读书固然重要,但行路更难,难在知易行难,难在知行合一。
记者,记着,行者,行着。书名看见,取得很好,看比听更有行动力,也更有说服力。读书中,有很多零碎的感悟,很想记录下来,没在读后感中摘录,是不愿硬生生多出几分刻意,书中几处提到忘我,特别是卢安克在柴静采访顽童失败的话和第二次采访圆脸小孩失败后的自嘲,无法忘我,就无法超越,就刻意,就套路,就目的,就功利,紧盯着目标,难免急功近利,难免急于求成,难免基础不牢,难免南辕北辙,或许如此没有对错,但确实直指本心,忘我不是失了自我,而是找到真我。我们不是完美的人,所有我们不能代表自己批评和审判谁,我只能就事论事,把事物的本来面貌呈现出来,让基于共同法律和道德以及不同认知和价值观念的人予以评判,或许这就是记者的天职……
《看见》读后感 篇8
翻到最后一页才感叹终于看完了。
本书一共二十章,在看前十章的时候内心极其痛苦,于是决定停下先去看一本其他的。起初不喜欢作者的咄咄逼人和自作聪明,但是题材是想要了解的类型,所以纠结着也就看下来了。看完其他的书再回来,发现后十章的感觉完全变了,不知是否也因为我的心情转换了。我觉得作者变了,或者说在记者这个职业上成长了。她会反思自己,会认识到以前自己的问题并且试图努力改正。她从一个冰冷的记者变成了现在有感知有温度的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