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后感254字合集(4)
2022-08-19 来源:百合文库
我们熟知的“知行合一”即出自《传习录》的上卷,另外,上卷中还包括“心即理”、意之所在即是物等哲学观点。他指出圣人之学的关键之处在于身心之学,强调身体之外的躬亲力行,不能把圣人之学当成纯粹的知识来传教;如果只将圣人之学谈论于口耳之间,不用于实践及思考,则无法领会这些知识的精要,也无法发挥这些知识应有的作用。
在中卷中,王阳明阐述了“知行合一”所涉及的问题,还讲述了心学的基本内容与其立言的目的。在这一部分,他全面畅谈了自己的学术宗旨,并用自己的哲学观点解释了一些有关人心本体的疑问,以及不同人所表现出的不同情形。
下卷主要是讲述“致良知”的思想,这也是宋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心学是由王阳明首度提出的概念。王阳明在这一部分结合自己的个人修养,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具有进步意义,它突破了固有的保守思想的束缚,对后世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下卷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王阳明的“四句教”,它们不仅使王阳明的哲学体系更加完备,同时也是后世学争论的焦点。“四句教”的内容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说,人心的本体至纯至洁,不为善,也不为恶。人心有了意念,才导致了善与恶的滋生。能区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只有人心的良知。而“格物”,则是为善去恶的关键。“格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即指深度探讨道理,纠正偏颇的认知与行为,是认识论的重要内容。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其目的在于去除心之不正,以扶正人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一点上,他与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的见解不同。朱熹等人认为,“格物”的目的在于“致知,只有通过对外物的认识才能明了人心,从而达到扶正思想和行为的目的。另外,王阳明认为“心即理”,“知”是人心生来所具有的。朱熹则将“心”与“理”一分为二,两者便产生了分歧。而王阳明也在《传习录》中对朱熹等人的理学思想提出批判。这些理论显示出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本体论特征。
在中卷中,王阳明阐述了“知行合一”所涉及的问题,还讲述了心学的基本内容与其立言的目的。在这一部分,他全面畅谈了自己的学术宗旨,并用自己的哲学观点解释了一些有关人心本体的疑问,以及不同人所表现出的不同情形。
下卷主要是讲述“致良知”的思想,这也是宋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心学是由王阳明首度提出的概念。王阳明在这一部分结合自己的个人修养,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具有进步意义,它突破了固有的保守思想的束缚,对后世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下卷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王阳明的“四句教”,它们不仅使王阳明的哲学体系更加完备,同时也是后世学争论的焦点。“四句教”的内容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说,人心的本体至纯至洁,不为善,也不为恶。人心有了意念,才导致了善与恶的滋生。能区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只有人心的良知。而“格物”,则是为善去恶的关键。“格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即指深度探讨道理,纠正偏颇的认知与行为,是认识论的重要内容。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其目的在于去除心之不正,以扶正人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一点上,他与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的见解不同。朱熹等人认为,“格物”的目的在于“致知,只有通过对外物的认识才能明了人心,从而达到扶正思想和行为的目的。另外,王阳明认为“心即理”,“知”是人心生来所具有的。朱熹则将“心”与“理”一分为二,两者便产生了分歧。而王阳明也在《传习录》中对朱熹等人的理学思想提出批判。这些理论显示出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本体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