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规范德行德性这本书读后感汇合(50)

2022-08-19 来源:百合文库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韵味不乏与其相似。正应了那句话:智慧是跨越时代、地域、宗教和种族的。东方圣人出,西方出圣人,其心同,其理也同。《周礼》曰:“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儒家所说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克己复礼”、“一日三省”,正是从修炼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他们基于内心的探索,终生将其积极的付诸于实践。因此,饱读经书的文人志士走入仕途后,大都希望以才为政,施德于民。
的确,读书是对心灵的荡涤,它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品位,也决定一个民族的素质,影响一个国家的走向。此前,中央“以书施政”,号召“官员读书”,建立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其实与其让他们从经济政治法律等书籍读起,还不如从中国的传统的《论语》、《道德经》或者外国的《道德情操论》开始读起,如涓涓细流般的温馨隽语一定会洗涤我们被俗务缠身的心灵,使我们忘却了身边的烦恼,使得我们在和历史伟人穿越时空的交流中提升自己的修养。只有我们每一个人素质的提升,才能有社会整体素养的提升,才能有我们中华民族的再次腾飞。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7
这本书我采用在喜马拉雅FM上听书 重点章节阅读完成。这是一本由英国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完成的伦理学经典著作。说实话,这本书能听完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极大地挑战,由于翻译版本与实体书版本不同,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外文化的差异,自己的知识面,论据来源等等……只能算马马虎虎应付性地听完一遍。
《道德情操论》全书分七卷。怜悯和同情是人的本性,是人性中的一种原始感情。同情既能增加快乐也能减轻痛苦。同情是斯密同情思想的核心概念。作者用同情的原理来阐述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的评价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性,接着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进而揭示除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