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再谈香港读后感锦集(24)
2022-08-18 来源:百合文库
小说最后写华大妈和夏四奶奶给儿子上坟时看到夏瑜的坟顶有一个花圈,
"华大妈忙去看他儿子和别人的坟,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清白小花,零星开着;便觉得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
后来夏四奶奶想让乌鸦飞上她儿子得坟顶,以此表明这是她儿子在显灵。等了许多的功夫,那乌鸦也没有动。
"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
这两处细节描写写出了华大妈对另一个同样失去了儿子的母亲有同情(小说前面写到怕夏四奶奶伤心得发狂,就劝她回去),又有对"她儿子坟上有花,我儿子没有"的嫉妒,又有发现"她儿子不会显灵"后的轻松的复杂心理,真是惟妙惟肖。
如果不是做了母亲,我也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由此我深感读者的生活经验对于理解作家作品的重要性。反过来讲,鲁迅作为一个男性作家,却能如此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女性、母亲的心理,真是了不得!
如果说这两部作品让我佩服鲁迅对女性心理的刻画,那么《狂人日记》完全从一个"精神病"的视角去写,就更让我惊叹了。一个正常人怎么能写出精神病的感受呢?且看鲁迅的妙笔: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就这一句"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一个"妄想症"、"迫害狂"的心理就被活脱脱的揭示出来了。
以前读《狂人日记》只记住了翻开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记住了"救救孩子",现在从"叙事角度"的角度去看这篇小说也很有意思。
还有《故乡》。再读《故乡》,引起我更强的共鸣,这是初读时绝对没有的体验:"我"的故乡和我的故乡慢慢地叠加起来,"我"对故乡的感受也和我不久前回老家的感受重叠起来。
"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读着这些文字,心里真是无尽的伤感啊!我回老家没有见到儿时的伙伴,怕是见了,也如"我"和闰土那般物是人非,相见两无言吧!
"华大妈忙去看他儿子和别人的坟,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清白小花,零星开着;便觉得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
后来夏四奶奶想让乌鸦飞上她儿子得坟顶,以此表明这是她儿子在显灵。等了许多的功夫,那乌鸦也没有动。
"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
这两处细节描写写出了华大妈对另一个同样失去了儿子的母亲有同情(小说前面写到怕夏四奶奶伤心得发狂,就劝她回去),又有对"她儿子坟上有花,我儿子没有"的嫉妒,又有发现"她儿子不会显灵"后的轻松的复杂心理,真是惟妙惟肖。
如果不是做了母亲,我也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由此我深感读者的生活经验对于理解作家作品的重要性。反过来讲,鲁迅作为一个男性作家,却能如此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女性、母亲的心理,真是了不得!
如果说这两部作品让我佩服鲁迅对女性心理的刻画,那么《狂人日记》完全从一个"精神病"的视角去写,就更让我惊叹了。一个正常人怎么能写出精神病的感受呢?且看鲁迅的妙笔: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就这一句"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一个"妄想症"、"迫害狂"的心理就被活脱脱的揭示出来了。
以前读《狂人日记》只记住了翻开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记住了"救救孩子",现在从"叙事角度"的角度去看这篇小说也很有意思。
还有《故乡》。再读《故乡》,引起我更强的共鸣,这是初读时绝对没有的体验:"我"的故乡和我的故乡慢慢地叠加起来,"我"对故乡的感受也和我不久前回老家的感受重叠起来。
"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读着这些文字,心里真是无尽的伤感啊!我回老家没有见到儿时的伙伴,怕是见了,也如"我"和闰土那般物是人非,相见两无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