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边界第三章读后感细选(82)
2022-08-17 来源:百合文库
我们通常不会说“咖啡是苦的”,而是直接说“这个咖啡太难喝了”,其实两者之间的联系只对你个人是成立的。所以其他的道德判断某种程度上也是这样。
第二种是进行比较。大家或许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或许经常被父母念叨“别人家的小孩怎样怎样”,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经常会面对的关于比较的场景。另一个而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相近的语言暴力是来自老师、家长甚至自己的“别人都可以,怎么就你不行。”活在朋友圈中的我们甚至经常会对自己进行比较然后对自己说“别人活得都那么好,怎么就自己不行”,这也是一种比较。
第三种是回避责任。比如我“不得不”、“你让我”难过/操心、“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丈夫说“不是我不做家务,是我太忙了”这些表达都属于这类。书中对这一部分有比较详尽的举例,这里我就不多做介绍了。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在不少犯罪案例中,杀人犯都会说“都是他们逼我的”,这算是程度最严重的回避责任了吧。选择承担责任,面对自己的内心而不是逃避,这也是我们成长中的重要一步。第四种是强人所难。我们有时使用威胁的方式与人沟通。或者试图使用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控制他人的行为。在恋人之间女生有时候会用这样的句式:“你要是爱我就应该…”这就是一种强人所难。对方不是万能的,这个句式也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另外需要注意和反复申明的是,作者认为异化的基础是性恶论。个人认为即使对于性本善的观点保持怀疑,这些方式也不应当是我们与人沟通的方式。
毕竟没有对人性加以明确定义的孔子也教会了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章的内容是区分观察和评论。关于观察和评论的辨析我们已经讨论得比较详细了所以这部分我们可以比较简略地讨论。作者在这里举例说明了几种混淆的方式,其中比较吸引我的是“把推测当做事实”,我自己受到过这样的语言暴力。大家也可以说说你们在生活中对别人做出的评价或者受到过的由于混淆了观察和评价所遭到的语言暴力,看看有没有哪一条比较让你印象深刻。
第二种是进行比较。大家或许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或许经常被父母念叨“别人家的小孩怎样怎样”,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经常会面对的关于比较的场景。另一个而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相近的语言暴力是来自老师、家长甚至自己的“别人都可以,怎么就你不行。”活在朋友圈中的我们甚至经常会对自己进行比较然后对自己说“别人活得都那么好,怎么就自己不行”,这也是一种比较。
第三种是回避责任。比如我“不得不”、“你让我”难过/操心、“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丈夫说“不是我不做家务,是我太忙了”这些表达都属于这类。书中对这一部分有比较详尽的举例,这里我就不多做介绍了。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在不少犯罪案例中,杀人犯都会说“都是他们逼我的”,这算是程度最严重的回避责任了吧。选择承担责任,面对自己的内心而不是逃避,这也是我们成长中的重要一步。第四种是强人所难。我们有时使用威胁的方式与人沟通。或者试图使用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控制他人的行为。在恋人之间女生有时候会用这样的句式:“你要是爱我就应该…”这就是一种强人所难。对方不是万能的,这个句式也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另外需要注意和反复申明的是,作者认为异化的基础是性恶论。个人认为即使对于性本善的观点保持怀疑,这些方式也不应当是我们与人沟通的方式。
毕竟没有对人性加以明确定义的孔子也教会了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章的内容是区分观察和评论。关于观察和评论的辨析我们已经讨论得比较详细了所以这部分我们可以比较简略地讨论。作者在这里举例说明了几种混淆的方式,其中比较吸引我的是“把推测当做事实”,我自己受到过这样的语言暴力。大家也可以说说你们在生活中对别人做出的评价或者受到过的由于混淆了观察和评价所遭到的语言暴力,看看有没有哪一条比较让你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