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王永庆一粒米的故事读后感汇集(4)

2022-08-17 来源:百合文库
王永庆精细、务实的服务,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永庆。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更加红火起来。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便自己办了个碾米厂,在最繁华热闹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做铺面,里间做碾米厂。
就这样,王永庆从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
王永庆成功的例子说明,不要以为创造就非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把一粒米这样细小的工作做好同样也是一种创造。
今天,我们上的是议论文。刚上课,我就觉得自己犯罪了。
老师今天讲的是从一粒米说起,教我们节约。我想到了一首诗《悯农》,其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我深思。
爱护粮食应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大家知道吗?假如我们每个人每天浪费一粒米,那我可以告诉你们,我们国家一天浪费13亿粒米,大约26吨,可以装满载量为几十吨的大卡车!但我们真的一天只浪费了一粒米吗?不!我们至少浪费了几十粒、几百粒,甚至几千粒米。而在我们国家,有2365万元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其实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电、水、树木和矿产……
难道我们不应该节约这些资源吗?有人说我们国家很富有,但我们真的十分富有吗?我们并不富有,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人没有食物。我们必须节约。
每个国家都有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在非洲几乎没人解决温饱问题,人们皮包骨头,粮食危机变大,有人已经开始吃起来了泥巴饼,是以泥巴做的。
其实我们都能吃饱,只不过,我们浪费了很多食物。
节约食物,从我做起。
1932年,16岁的王永庆在台湾嘉义开了一家米店,从此踏上了艰难的创业之旅。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