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师读本人文卷读后感精选(8)
2022-08-17 来源:百合文库
教师教育书籍读书笔记(一)
翻开《老师,你在听吗》这本书,导言中的一个问题就让我不知如何回答了,5岁的安东尼向妈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有两只眼睛,那为什么我们只看到一个东西?”
我当时就上网查了一下资料,大致是这样解释的:当我们的两眼注视一个物体时,左眼可以看到图像的略偏左侧,右眼可以看到图像的略偏右侧,因为两眼有间距,因此两个图像并不完全相同,不能完全重合。这样视觉图像传入大脑,经过大脑的合成、判别,使物体产生了空间的深度感,有了立体感,这就是立体视,然后我们看到的物体就成了一个立体的图像了。
其实这个现象很普遍的,可是成人往往觉得理所当然,不会去思考原因,但是孩子对很多事物都很好奇,尤其是中班的孩子,他们总会问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老师,我不会去否定孩子的提问,但类似这样的问题,我如果用网上的理论告诉幼儿我不能保证孩子一定能懂。因此,有时不得不承认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的问题,也不得不承认我没有孩子会提问,因为孩子的想法跟我们有很大的不同。
正因为孩子的想法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成人习惯于抱着一些固有观念看待事物,而孩子他们对任何事物充满好奇,就算告诉他们什么原理他们也未必能懂,他们还是以自己的建构方式去认识世界。因此,如果教师不与孩子沟通,怎么可能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怎么能够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评价一个孩子的发展情况的?
这本说道出了“倾听幼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告诉我们如何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去创设对话环境,去收集对话的内容,去解读对话背后的意义等等,从而帮助教师在对话中更加了解我们的孩子,更好地因材施教,更有效地做好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教育书籍读书笔记(二)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时间去乐呀!
翻开《老师,你在听吗》这本书,导言中的一个问题就让我不知如何回答了,5岁的安东尼向妈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有两只眼睛,那为什么我们只看到一个东西?”
我当时就上网查了一下资料,大致是这样解释的:当我们的两眼注视一个物体时,左眼可以看到图像的略偏左侧,右眼可以看到图像的略偏右侧,因为两眼有间距,因此两个图像并不完全相同,不能完全重合。这样视觉图像传入大脑,经过大脑的合成、判别,使物体产生了空间的深度感,有了立体感,这就是立体视,然后我们看到的物体就成了一个立体的图像了。
其实这个现象很普遍的,可是成人往往觉得理所当然,不会去思考原因,但是孩子对很多事物都很好奇,尤其是中班的孩子,他们总会问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老师,我不会去否定孩子的提问,但类似这样的问题,我如果用网上的理论告诉幼儿我不能保证孩子一定能懂。因此,有时不得不承认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的问题,也不得不承认我没有孩子会提问,因为孩子的想法跟我们有很大的不同。
正因为孩子的想法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成人习惯于抱着一些固有观念看待事物,而孩子他们对任何事物充满好奇,就算告诉他们什么原理他们也未必能懂,他们还是以自己的建构方式去认识世界。因此,如果教师不与孩子沟通,怎么可能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怎么能够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评价一个孩子的发展情况的?
这本说道出了“倾听幼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告诉我们如何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去创设对话环境,去收集对话的内容,去解读对话背后的意义等等,从而帮助教师在对话中更加了解我们的孩子,更好地因材施教,更有效地做好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教育书籍读书笔记(二)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时间去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