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变化读后感摘录(39)
2022-08-17 来源:百合文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成长是缓慢的过程。教育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家长要坚持把鼓励、赞扬、肯定、分享、帮助变成重要的家庭文化,在充满爱意和希望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会更坚强、更自信、更有美好的人生。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4
去年年底,张文质老师在深圳举办“大问题教学”研讨会,我跑去聆听讲座,很荣幸地获赠张老师的最新力作《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时值寒假,我隆重地推荐给班上的学生家长们阅读,并在返回老家时,选择它为本人春节的唯一携带陪伴用书。
这是一本所有已为人父母的人或即将准备为人父母的人都应该好好读读的书籍,特别是那些孩子还刚刚只有一二岁的年轻父母们,真可以算做是文质老师精心为大家准备的一份最好的应时礼物了。别的不说,光只听听书名——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稍稍地品一品,就足以让你砰然心动了。
全书就象是聆听张老师的一个稍长讲座一样,围绕着当今父母与孩子的教育大问题娓娓而谈,可以分有四个部分:孩子的未来既在父母生命中,又在父母手心上;重建以孩子成长为中心的家庭文化;用健康的方式培养正常人;八条戒律也是八个人文常识。我个人归纳为相应的四点:父母的责任、与孩子生活在一起、成全孩子、八条具体的常识。与他的著作《教育是慢的艺术》(后面简称为《慢》)不同的是,这里是讲好父母,而《慢》是讲好教师、好学校,但相同的是,其核心理念仍是生命化教育。
一生的责任,一生的改变
中国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既在学校这边,也在家长这边。作为一个教育学者,张文质老师一直都是非常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我们可以从他的文章《生活在愧疚中》看到,那沉重的“45条”饱含了一个父亲内心深处的无奈与迷茫、勇气与信念、责任与抗争。同时,面对教师群体,他也是极力主张每一个教师“首先应当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的观念。在《慢》一书中,他说“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既有专业方面的优势,又有工作上的便利。……那么,无论你对‘本职工作’的过分投入还是其他的原因,所有教育自己孩子的责任的忽略与让渡,都是一件不可原谅的事情。……你个人所有的‘成功’并不能补偿子女教育失败的苦涩与沉重”。特别是在目前中国基础教育呈现为“一根筋”、“一只眼”的应试框架下,学校和老师很难对某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做到尽心尽责,那么教育一个孩子的核心责任,归根结底还是应该掌握在我们父母自己的手里。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4
去年年底,张文质老师在深圳举办“大问题教学”研讨会,我跑去聆听讲座,很荣幸地获赠张老师的最新力作《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时值寒假,我隆重地推荐给班上的学生家长们阅读,并在返回老家时,选择它为本人春节的唯一携带陪伴用书。
这是一本所有已为人父母的人或即将准备为人父母的人都应该好好读读的书籍,特别是那些孩子还刚刚只有一二岁的年轻父母们,真可以算做是文质老师精心为大家准备的一份最好的应时礼物了。别的不说,光只听听书名——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稍稍地品一品,就足以让你砰然心动了。
全书就象是聆听张老师的一个稍长讲座一样,围绕着当今父母与孩子的教育大问题娓娓而谈,可以分有四个部分:孩子的未来既在父母生命中,又在父母手心上;重建以孩子成长为中心的家庭文化;用健康的方式培养正常人;八条戒律也是八个人文常识。我个人归纳为相应的四点:父母的责任、与孩子生活在一起、成全孩子、八条具体的常识。与他的著作《教育是慢的艺术》(后面简称为《慢》)不同的是,这里是讲好父母,而《慢》是讲好教师、好学校,但相同的是,其核心理念仍是生命化教育。
一生的责任,一生的改变
中国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既在学校这边,也在家长这边。作为一个教育学者,张文质老师一直都是非常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我们可以从他的文章《生活在愧疚中》看到,那沉重的“45条”饱含了一个父亲内心深处的无奈与迷茫、勇气与信念、责任与抗争。同时,面对教师群体,他也是极力主张每一个教师“首先应当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的观念。在《慢》一书中,他说“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既有专业方面的优势,又有工作上的便利。……那么,无论你对‘本职工作’的过分投入还是其他的原因,所有教育自己孩子的责任的忽略与让渡,都是一件不可原谅的事情。……你个人所有的‘成功’并不能补偿子女教育失败的苦涩与沉重”。特别是在目前中国基础教育呈现为“一根筋”、“一只眼”的应试框架下,学校和老师很难对某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做到尽心尽责,那么教育一个孩子的核心责任,归根结底还是应该掌握在我们父母自己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