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先生读后感摘录(8)
2022-08-17 来源:百合文库
观众以“入戏”为名发泄情绪、施行网络暴力
早在1946年,已故艺术家陈强在《白毛女》中扮演黄世仁,一次随文工团前往冀中为部队官兵演出时,因为角色过于生动,沉浸在剧情中的一位小战士怒而拔枪,差点真的毙掉陈强。而世纪之交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也成了一代人的“童年阴影”,扮演家暴丈夫的冯远征,同样因为角色过于深入人心,一度成为家长用来“吓唬小孩”的存在。
到了今天,演员吴越因为在《我的前半生》中出色完成了一个绝非“妖艳贱货”但又无比真实的第三者角色,再次成为观众发泄情绪的对象。长久以来,演员因为成功扮演了反面角色,而不得不承受这些困扰,确实有些不变的无奈。
但是如果说《白毛女》的插曲源于小战士的淳朴,“陌生人”的恐怖也只是吓唬到了孩子,那么《我的前半生》所引发的网络暴力就不止这么简单了。在当下这个网络时代,人们的一切情绪发泄、攻击谩骂,都会因社交媒体的存在,而被成倍放大,甚至直接影响演员的正常个人生活。
躲在屏幕之后的观众,因为一时之爽而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去演员微博“伸张正义”,以“入戏”作为挡箭牌,发泄日常生活中羞于宣之于口的污言秽语和阴暗心理,既让一部本应引发正面讨论的作品流于八卦,又让人感到提高观众素养与欣赏水平的迫切。
中国有着强大的现实主义传统,人们往往会以真实与否作为评判艺术作品、特别是大众文艺作品水平的标杆。但是,艺术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如果仅仅把作品与生活一一对照,把角色和演员完全捆绑,那么艺术尝试高于生活、反思现实的力度,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削弱了。
以“入戏”之名对演员大张挞伐,网友只图一时爽,艺术进了火葬场。名为“调笑”实为发泄的结果,是更多的优秀演员不再敢轻易接下层次丰富的反面人物,艺术创作重新回到样板戏那种好人高大全、坏人低矮矬的单一面貌。有人气、有演技的演员都去当了正面人物,作为他者的反派,就会逐渐沦为脸谱化的单薄丑角。长远来看,艺术创作的繁荣和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早在1946年,已故艺术家陈强在《白毛女》中扮演黄世仁,一次随文工团前往冀中为部队官兵演出时,因为角色过于生动,沉浸在剧情中的一位小战士怒而拔枪,差点真的毙掉陈强。而世纪之交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也成了一代人的“童年阴影”,扮演家暴丈夫的冯远征,同样因为角色过于深入人心,一度成为家长用来“吓唬小孩”的存在。
到了今天,演员吴越因为在《我的前半生》中出色完成了一个绝非“妖艳贱货”但又无比真实的第三者角色,再次成为观众发泄情绪的对象。长久以来,演员因为成功扮演了反面角色,而不得不承受这些困扰,确实有些不变的无奈。
但是如果说《白毛女》的插曲源于小战士的淳朴,“陌生人”的恐怖也只是吓唬到了孩子,那么《我的前半生》所引发的网络暴力就不止这么简单了。在当下这个网络时代,人们的一切情绪发泄、攻击谩骂,都会因社交媒体的存在,而被成倍放大,甚至直接影响演员的正常个人生活。
躲在屏幕之后的观众,因为一时之爽而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去演员微博“伸张正义”,以“入戏”作为挡箭牌,发泄日常生活中羞于宣之于口的污言秽语和阴暗心理,既让一部本应引发正面讨论的作品流于八卦,又让人感到提高观众素养与欣赏水平的迫切。
中国有着强大的现实主义传统,人们往往会以真实与否作为评判艺术作品、特别是大众文艺作品水平的标杆。但是,艺术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如果仅仅把作品与生活一一对照,把角色和演员完全捆绑,那么艺术尝试高于生活、反思现实的力度,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削弱了。
以“入戏”之名对演员大张挞伐,网友只图一时爽,艺术进了火葬场。名为“调笑”实为发泄的结果,是更多的优秀演员不再敢轻易接下层次丰富的反面人物,艺术创作重新回到样板戏那种好人高大全、坏人低矮矬的单一面貌。有人气、有演技的演员都去当了正面人物,作为他者的反派,就会逐渐沦为脸谱化的单薄丑角。长远来看,艺术创作的繁荣和发展就会受到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