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讲义读后感1000字集锦(20)
2022-08-16 来源:百合文库
明朝,一个充满吊诡的年代
说到明朝,我就觉得有点犯难了,因为几乎无法用很概括性的简短几句话来说清楚这个朝代。
它可以说、值得说的,实在太多,太多。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皇朝,也是唯一一个自南向北以南方军队击败北方游牧民族而统一天下的皇朝。
那一段艰苦卓绝的开国史,被后人编成评书《大明英烈传》四处传唱,以至于金庸笔下的小惫懒韦小宝,除赌博出老千之外,就好听《英烈传》这口儿。而恰恰是这最大众化的评书,却使这个从小就没接受过任何系统教育的无赖典型,在茅十八遇危要他回避时,难能可贵地坚持了一把:“他妈的,杀就杀,我可不怕,咱们好朋友讲义气,非扶你不可”,这虽是小说情节,却也是草头百姓们对大明英烈尊崇追慕之心的真实写照。
明英烈之后的永乐大帝,从知名度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看,事迹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郑和七下西洋是不用说了,在世界上只怕都算是赫赫有名的,其他如侯显五使绝域,编撰《永乐大典》,开通川藏路,张辅平安南,永乐亲征漠北等等,无一不是可以写成鸿篇巨制的传奇。
当然了,明朝除了这些激荡人心的事可写之外,还有相当多的昏庸皇帝、奸佞权宦和其他英烈故事。像明英宗的“土木堡之变”,以及于谦、王振等历史人物,就被梁羽生写进了其代表作《萍踪侠影》,成了小说的主要背景。又如正德经常自贬身份给自己封个将军当当,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见大臣,天启皇帝的一手好木匠手艺,明宫三大疑案,东厂、西厂、锦衣卫之恐怖,九千岁魏忠贤的狠毒,中流砥柱袁崇焕的千古奇冤、凄惨下场,以至最后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山海关大战、明清易代等等,这一桩桩事迹哪件不是惊心动魄,而其中的匪夷所思,又更非是小说家们的一杆笔所能编写出来的。
又譬如,时下有不少人指责明代,尤其到了明末那叫一个礼乐崩坏、道德沦丧,为国殉死者寥寥无几,自明朝起国人的骨气便没了云云,其实不然,这实在是个大大的误解,或者可以说是一种片面而不负责任的说法。明朝,恰恰是极重伦理道德的,其偏执和坚持甚至可说到了一种变态的地步。明初时永乐大帝作序颁布的三部理学《大全》:《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乃是程朱理学的论著汇总,程朱理学自此成为明朝的国学,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论当时情形为“家孔孟而户程朱”。明中期还有承前启后的王阳明“心学”等等。转身看看实际情况,在明末,无论是农民军破城还是满清南下,为国为君殉死实是极普遍的现象,从内阁大学士到老百姓,几乎每城被破都有主动殉死的官吏和平民,甚至阖家老小满门死绝把井给填满了都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光《明史》中的记载就比比皆是,更别说各地的地方志和士人笔记了。
说到明朝,我就觉得有点犯难了,因为几乎无法用很概括性的简短几句话来说清楚这个朝代。
它可以说、值得说的,实在太多,太多。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皇朝,也是唯一一个自南向北以南方军队击败北方游牧民族而统一天下的皇朝。
那一段艰苦卓绝的开国史,被后人编成评书《大明英烈传》四处传唱,以至于金庸笔下的小惫懒韦小宝,除赌博出老千之外,就好听《英烈传》这口儿。而恰恰是这最大众化的评书,却使这个从小就没接受过任何系统教育的无赖典型,在茅十八遇危要他回避时,难能可贵地坚持了一把:“他妈的,杀就杀,我可不怕,咱们好朋友讲义气,非扶你不可”,这虽是小说情节,却也是草头百姓们对大明英烈尊崇追慕之心的真实写照。
明英烈之后的永乐大帝,从知名度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看,事迹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郑和七下西洋是不用说了,在世界上只怕都算是赫赫有名的,其他如侯显五使绝域,编撰《永乐大典》,开通川藏路,张辅平安南,永乐亲征漠北等等,无一不是可以写成鸿篇巨制的传奇。
当然了,明朝除了这些激荡人心的事可写之外,还有相当多的昏庸皇帝、奸佞权宦和其他英烈故事。像明英宗的“土木堡之变”,以及于谦、王振等历史人物,就被梁羽生写进了其代表作《萍踪侠影》,成了小说的主要背景。又如正德经常自贬身份给自己封个将军当当,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见大臣,天启皇帝的一手好木匠手艺,明宫三大疑案,东厂、西厂、锦衣卫之恐怖,九千岁魏忠贤的狠毒,中流砥柱袁崇焕的千古奇冤、凄惨下场,以至最后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山海关大战、明清易代等等,这一桩桩事迹哪件不是惊心动魄,而其中的匪夷所思,又更非是小说家们的一杆笔所能编写出来的。
又譬如,时下有不少人指责明代,尤其到了明末那叫一个礼乐崩坏、道德沦丧,为国殉死者寥寥无几,自明朝起国人的骨气便没了云云,其实不然,这实在是个大大的误解,或者可以说是一种片面而不负责任的说法。明朝,恰恰是极重伦理道德的,其偏执和坚持甚至可说到了一种变态的地步。明初时永乐大帝作序颁布的三部理学《大全》:《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乃是程朱理学的论著汇总,程朱理学自此成为明朝的国学,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论当时情形为“家孔孟而户程朱”。明中期还有承前启后的王阳明“心学”等等。转身看看实际情况,在明末,无论是农民军破城还是满清南下,为国为君殉死实是极普遍的现象,从内阁大学士到老百姓,几乎每城被破都有主动殉死的官吏和平民,甚至阖家老小满门死绝把井给填满了都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光《明史》中的记载就比比皆是,更别说各地的地方志和士人笔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