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童年读后感整理(20)
2022-08-15 来源:百合文库
童年的秘密
《童年的秘密》这是我在电脑上完成阅读的第一本书。我没有要求自己快速读完,而是精读,以“读懂”为原则。此书原为一本电子书,文字排列非常密,几乎没有行间距,读起来很不顺眼,还有许多错别字。为了方便自己阅读(当然也方便我的群友阅读),我以重新编辑的方式开始了我的阅读。首先将电子书复制成了现在的Word格式,将文字设成了现在的大小,并删除了每段中的空格(虽然只能用手工进行),加进了目录及文内的链接(只要按住Ctrl键点击,就能进入相应的章节),又在阅读中修正了不少错别字和病句。因此,现在阅读起来比原来的电子书养眼多了。
“蒙氏”已经在目前的幼儿教育中大为流行,但其中有几人读过此书?我不得而知。在此前我所见的种种有关“蒙氏”的宣传中几乎都是片面的。到是冯德全的理论显然来自于蒙氏,但他却很少提及蒙特梭利,而他的“两个生命”、“两种语言”、“人格培养”等理论全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蒙特梭利的一些让我感到震惊的观点已经在译者的《校对手记》中提到了,这儿不赘述。
不过,在阅读中最让我震憾的则是作者对儿童工作的论述,她提到儿童的工作就是负责创造一个成人,而且这个工作是无法让任何别人替代的,唯有儿童自己来实现,并进而提出了“儿童是成人之父”的论断。闭卷静思,真是啊。成人的工作几乎都可以让别人代劳,唯有儿童的工作是无法由别人代劳的。由此可见,儿童的工作比起成人的工作来熟轻熟重岂不一目了然?
其次,她关于儿童的工作与游戏的关系让我非常吃惊。我们总是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学习,是他们的天性,但她却认为工作才是儿童的天性,并进而论述了“正常化”的概念,指出正是缺乏正常化步入了歧变才导致不爱工作而爱游戏的。甚至断言,是儿童找不到工作才游戏的。因此早期教育的任务就是要让儿童有工作可干,并帮助儿童实现“正常化”,避免“歧变”。这个观点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第三,她关于儿童想象的论述也让我很是意外。她认为儿童将一件物品不看成那物品是一种心理发展的歧变,只有真正认识那一物品的特性才是正常的发展。可我们却常常将孩子的丰富想象看成是一种有能力的表现(想象力强)。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看法与她的观点真是大厢径庭啊。但我觉得她的观点是对的。孩子的想象正是其认知不足的表现,这与成人在对事物充分认知基础上的想象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艺术创作需要想象,但这种想象不是儿童的想象,不是对事物无知的想象,而是成人的想象。将两种不同的想象混为一谈并为儿童的想象叫好,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在早期教育中的误区。如果将儿童的想象看成是儿童情感的表现,这是非常正确的。但如果以想象的丰富来为儿童认知的不足作开脱,那就大错特错了。儿童认知的发展需要以“真”为前提。儿童接触的东西应当是真物、真功能,而非想象之物。
《童年的秘密》这是我在电脑上完成阅读的第一本书。我没有要求自己快速读完,而是精读,以“读懂”为原则。此书原为一本电子书,文字排列非常密,几乎没有行间距,读起来很不顺眼,还有许多错别字。为了方便自己阅读(当然也方便我的群友阅读),我以重新编辑的方式开始了我的阅读。首先将电子书复制成了现在的Word格式,将文字设成了现在的大小,并删除了每段中的空格(虽然只能用手工进行),加进了目录及文内的链接(只要按住Ctrl键点击,就能进入相应的章节),又在阅读中修正了不少错别字和病句。因此,现在阅读起来比原来的电子书养眼多了。
“蒙氏”已经在目前的幼儿教育中大为流行,但其中有几人读过此书?我不得而知。在此前我所见的种种有关“蒙氏”的宣传中几乎都是片面的。到是冯德全的理论显然来自于蒙氏,但他却很少提及蒙特梭利,而他的“两个生命”、“两种语言”、“人格培养”等理论全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蒙特梭利的一些让我感到震惊的观点已经在译者的《校对手记》中提到了,这儿不赘述。
不过,在阅读中最让我震憾的则是作者对儿童工作的论述,她提到儿童的工作就是负责创造一个成人,而且这个工作是无法让任何别人替代的,唯有儿童自己来实现,并进而提出了“儿童是成人之父”的论断。闭卷静思,真是啊。成人的工作几乎都可以让别人代劳,唯有儿童的工作是无法由别人代劳的。由此可见,儿童的工作比起成人的工作来熟轻熟重岂不一目了然?
其次,她关于儿童的工作与游戏的关系让我非常吃惊。我们总是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学习,是他们的天性,但她却认为工作才是儿童的天性,并进而论述了“正常化”的概念,指出正是缺乏正常化步入了歧变才导致不爱工作而爱游戏的。甚至断言,是儿童找不到工作才游戏的。因此早期教育的任务就是要让儿童有工作可干,并帮助儿童实现“正常化”,避免“歧变”。这个观点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第三,她关于儿童想象的论述也让我很是意外。她认为儿童将一件物品不看成那物品是一种心理发展的歧变,只有真正认识那一物品的特性才是正常的发展。可我们却常常将孩子的丰富想象看成是一种有能力的表现(想象力强)。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看法与她的观点真是大厢径庭啊。但我觉得她的观点是对的。孩子的想象正是其认知不足的表现,这与成人在对事物充分认知基础上的想象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艺术创作需要想象,但这种想象不是儿童的想象,不是对事物无知的想象,而是成人的想象。将两种不同的想象混为一谈并为儿童的想象叫好,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在早期教育中的误区。如果将儿童的想象看成是儿童情感的表现,这是非常正确的。但如果以想象的丰富来为儿童认知的不足作开脱,那就大错特错了。儿童认知的发展需要以“真”为前提。儿童接触的东西应当是真物、真功能,而非想象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