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500字36计汇编(2)
2022-08-15 来源:百合文库
《三十六计》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军事斗争经验,使我明白了古代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
首先,就给大家讲讲“暗度陈仓”吧,在秦朝末年,农民纷纷揭杆而起。在众多的农民武装队伍中,刘邦、项羽逐渐成为两支实力很强的队伍。后来,项羽与大家约定,谁先打进咸阳谁就为王,结果刘邦先进了咸阳,但项羽却用武力把刘邦赶走。最后刘邦巧用了“暗度陈仓”之计打败了项羽。何为“暗度陈仓”呢?就是从表面上准备攻咸阳,实际上是攻的是陈仓。
通过读了暗度陈仓的`古代的故事,我知道,看事情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而要认真的辨别事物,看到事物背后实际的目的。
我读了三十六计以后,觉得中国人真是军事天才,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空城计》。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正在西凉城运粮草,当粮草运了一半时,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攻打西凉。当时城内只剩下二、三百人,根本无法与魏军对抗。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旗子都收起来,军士各就各位,不得大声说话,随便出入,大开四门,每门留下二十人,洒扫街道。一切安排好后,诸葛亮来的城楼,扶起琴来。司马懿顿起疑心,他想,诸葛亮一向做事谨慎,从不冒险,恐有埋伏。于是下令撤军。
所谓的空城计,是指在我方无法与敌人抗衡的情况下,故意把空虚的样子显示在敌人面前,使敌人真假难辨,给对方错觉,赢得机会与胜利。
三十六计读后感600字1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是我最早听到的关于《三十六计》的印象。《三十六计》是先人在前人兵法谋略的基础上总结、凝练而成三十六个计,这是军事兵法的高度总结。你会发现任何战争中都有他们的存在,不管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当然,这其中包括商战。我们现代人将《三十六计》更多的用在了商业上。
这三十六个计策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金蝉脱壳、借刀杀人、打草惊蛇、瞒天过海、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等等,这些也都是家喻户晓的成语。可以说每条计我们都能讲出一个例子来。如“苦肉计”,我很快就想到了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打黄盖上演的“苦肉计”骗过了智慧的曹操;如“暗渡陈仓”的刘邦为了掩人耳目,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骗过了项羽,夺取了汉中宝地;再如“借刀杀人”“美人计”,王充利用“美人计”,借吕布之手杀了董卓……而现在,三十六计都用在了商海中,特别是那种竞争很激烈的行业。如餐饮业,零售业经常打出“买一送一”的噱头,来吸引买家,其实这就是简单的将两件商品的钱相加,这就与先提价再打折是一样的,这都是偷换概念,也就是《三十六计》中的“偷梁换柱”。谈判桌上是无硝烟的战场,双方你来我往,也是三十六计可以施展的好地方,“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趁火打劫”等等计策都常被用在谈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