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安德烈第一封信读后感收集(28)

2022-08-15 来源:百合文库
有趣的是,书中也收录安德烈的弟弟菲利普写给安德烈的一封信,弟弟反对哥哥认为香港没有文化。菲利普说他喜欢香港胜于德国,在香港的周末,放学了可以和朋友去闹哄哄的点心店,吃烧卖虾饺肠粉,所有的人都用吼的讲话,可是你很愉快。他觉得香港市一高二十四小时有生命的城市,永远有故事发生,在香港比较容易结交朋友。
可以说,母子仨在书中谈论得最多的是两国文化的差异,他们通过《缺席的大学生》、《下午茶式的教养》列举欧洲人、香港人和台湾人的游行,反观彼此文化,也很耐人寻味。
代沟,永远存在于父辈子辈。书中《第二滴眼泪》描述了这样一个小片段,龙应台带着两个儿子到演艺中心观看《Sound of Music》音乐剧,这是一个曾风靡中年父母们的世界,满心期待儿子们的认同,事与愿违,儿子们强烈要求中场离席,不愿再观看。儿子后来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虽然最后归结为他“太甜”,可我认为,这就是代沟。代沟的冲突最激烈的莫过于儿女们发出的“独立宣言”,这对于一个亚洲母亲来说,龙应台给儿子们的自由相对充分了,可安德烈说:MM,你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把我当成一个十四岁的小孩,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一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母亲愕然。菲利普给了她更多的启发:妈妈,你有么有注意到你的华人朋友的特征?当他们要问我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是看着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却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我。儿子们的独立需求,看似代沟问题,实则深层的文化差异,在欧洲,年龄是一个人独立的标杆,而在中国,不管你几岁,只要你站在父母身边,就是“小孩”,你没有身份,没有声音,不是他讲话的对象,都是由“大人”代为发言。这又是母子对话给我的另外一个震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