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经典片段读后感汇合(22)
2022-08-15 来源:百合文库
《牡丹亭》是古代爱情戏中继《西厢记》以来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杰作。而汤显祖则是封建时代中勇于冲破黑暗,打破牢笼,向往烂漫春光的先行者。
牡丹亭观后感6
“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断肠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玉茗堂前朝后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这是《牡丹亭》的第一出,初次听闻,极是年幼,是随外婆去赶集,路经戏园子,咿咿呀呀的乐音就飘进了耳朵,曲终散场,余音仍绕梁不绝,似乎莫名地就被感动了,未晓其间韵味,只单纯地觉得好听。回到家里,寻来戏词,央求哥哥一遍一遍地念着,然后跟着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地背,虽不会唱,却也觉得万般美好。不解词中意,记下之后,还得意洋洋献宝似地背给外公听,在家人清朗的笑声中,即便莫名其妙,却也跟着呵呵傻笑不停。
年幼真好,只是小孩子不懂珍惜,所以觉得只一刹那间就长大了。如今,孩童已是亭亭模样。当年痴迷的《牡丹亭》全篇阅过百十次,不说感慨,但好歹是懂了词中之意,想起往昔那些事,也仅付淡然一笑罢了,可那一出出的戏还是会不厌其烦地去听去看。
寻空去了趟木渎探个朋友,回家放下行李,出门便溜进戏园子,坐下听一出“游园”。台上生旦净末丑,唱念做打间是一场场悲欢离合的戏,忽然不自觉地嘟囔了句:“先前那旦角儿,何时竟换了?”旁边的哥哥瞟了眼,笑着说了句“这你都能注意到?先前那个模样也不见得多好”,便继续看着戏了,心不在焉地。
其实,哪是模样问题呢,台下如何,眉目妖娆或是清水芙蓉,上台呢,便只是浓墨重彩水袖翻飞,人是贵妃丫鬟小姐穆桂英祝英台崔莺莺杜十娘,却独不是活在繁华都市里的自己,哪瞧得出戏外模样。只是这个,唱腔儿终究有些拖沓,似带了几分敷衍,少了几分真情,失了几缕绕梁不绝的缠绵回音。
倒也难怪,旅游旺季,到哪儿都似赶集,人世浮华,人心便也烦躁得很,来听曲儿的有几个是真心喜着真意欢着的,无非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一般,来了这处地儿不听听昆曲总觉回去难以“交代”,有负此行罢了。唱者无心,听者无意,倒也恰当,那厢椅子上不是有人昏昏欲睡吗?倒只是苦了我,眼巴巴地来却讨了个失望。
牡丹亭观后感6
“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断肠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玉茗堂前朝后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这是《牡丹亭》的第一出,初次听闻,极是年幼,是随外婆去赶集,路经戏园子,咿咿呀呀的乐音就飘进了耳朵,曲终散场,余音仍绕梁不绝,似乎莫名地就被感动了,未晓其间韵味,只单纯地觉得好听。回到家里,寻来戏词,央求哥哥一遍一遍地念着,然后跟着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地背,虽不会唱,却也觉得万般美好。不解词中意,记下之后,还得意洋洋献宝似地背给外公听,在家人清朗的笑声中,即便莫名其妙,却也跟着呵呵傻笑不停。
年幼真好,只是小孩子不懂珍惜,所以觉得只一刹那间就长大了。如今,孩童已是亭亭模样。当年痴迷的《牡丹亭》全篇阅过百十次,不说感慨,但好歹是懂了词中之意,想起往昔那些事,也仅付淡然一笑罢了,可那一出出的戏还是会不厌其烦地去听去看。
寻空去了趟木渎探个朋友,回家放下行李,出门便溜进戏园子,坐下听一出“游园”。台上生旦净末丑,唱念做打间是一场场悲欢离合的戏,忽然不自觉地嘟囔了句:“先前那旦角儿,何时竟换了?”旁边的哥哥瞟了眼,笑着说了句“这你都能注意到?先前那个模样也不见得多好”,便继续看着戏了,心不在焉地。
其实,哪是模样问题呢,台下如何,眉目妖娆或是清水芙蓉,上台呢,便只是浓墨重彩水袖翻飞,人是贵妃丫鬟小姐穆桂英祝英台崔莺莺杜十娘,却独不是活在繁华都市里的自己,哪瞧得出戏外模样。只是这个,唱腔儿终究有些拖沓,似带了几分敷衍,少了几分真情,失了几缕绕梁不绝的缠绵回音。
倒也难怪,旅游旺季,到哪儿都似赶集,人世浮华,人心便也烦躁得很,来听曲儿的有几个是真心喜着真意欢着的,无非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一般,来了这处地儿不听听昆曲总觉回去难以“交代”,有负此行罢了。唱者无心,听者无意,倒也恰当,那厢椅子上不是有人昏昏欲睡吗?倒只是苦了我,眼巴巴地来却讨了个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