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慧能六世禅宗读后感汇聚(4)

2022-08-15 来源:百合文库
三、《六袓坛经》对人性与佛性问题的论述
一般伦理学在讨论伦理道德问题时,常常是从人性论 的角度介入问题。而《六祖坛经》的论述,体现慧能的伦理 思想是从人性上升到佛性,又从佛性落实到人性,即人即 佛,即佛即人。正因为人性即佛性,所以说众生有成佛的可能性或内在 性。人性、佛性是清净的,是一切众生的本性,是一切众生 得以解脱成佛的依据。这种人性即佛性的观点,说明道德 行为的终极根源、决定动机源于自心,源于生命的内部,或 者说,在生命内部具有先天伦理道德的律则。
《六祖坛经》的这种论说,体现了慧能伦理思想的深刻 性。因为对人性存在状况的估计是进行道德修养的前提, 道德修养的目标可以实现到什么程度,是受人性可能性的 制约的。正因为人具有先天的`佛性,所以人能够通过一定 的修养,于世间不染,并终致成佛。这样,慧能的这种伦理 思想,不仅是一种超越性的伦理思想,而且是一种先验自 律的伦理思想,它通过1人性"与/佛性"的终极融贯,把伦 理修养最终归结为个体内在生命力量的自觉自悟了。
四、结语
尽管是少数人的现象,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道德的丧失,就意味着人性的沦落, 就是佛性的泯灭和善恶标准的模糊化。社会上那一套具有狼性的游戏规则、价值观念轻而易举就可以控制一个人的心灵,成为他思考和行动的背景。假如合适的情境出现,他的狼性就会表现出来,使社会弥漫着暴戾之气。
我们现在已经置身于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风险社会。风险不仅来自于人的活动和科学技术无法控制的负面后果,还来自于社会人心的被败坏。任其恶化下去,风险何时转化为危险,根本难以预测。有理由相信,我们社会的自我拯救能力并没有衰竭。而从什么地方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得从什么地方开始。通过学习《六祖坛经》无疑能为我们重塑和升华佛性,完成对社会人性的救赎。
六祖坛经读后感1
《六祖坛经》,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略称《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元代宗宝编,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是禅宗最主要的思想依据,书中所强调的"顿悟"等观念,在我国佛教史与思想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六祖慧能不识文字,居岭南卖柴养母,因听路人诵《金刚经》心即开悟,遂至黄梅谒五祖弘忍。由此可见,六祖有佛缘,其悟性之高,非常人所能及也。慧能初见弘忍,弘忍问他:“你是哪里人?来此求取什么?”惠能答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馀物。”弘忍言:“你是岭南人,如何能作佛呢?”慧能对此的回答蕴含着深深的禅思,他说:“人有南北之分,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初出茅庐便有此惊人之语,弘忍不由对他另眼相看。弘忍此时已感觉到弟子中有人对衣钵的窥觑之心,有意保护刚刚入寺锋芒毕露的慧能,故意让慧能去做苦工,防止歹人伤害慧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