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重读语文书读后感300细选(4)

2022-08-15 来源:百合文库
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悲剧美就美在它的它的残缺。《边城》就是如此吧。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模凌两可的结尾似是给了些希望,但又像是对翠翠的安慰,读起来有些悲哀和无奈。
合上书页,我不禁遐想,如果没有那场暴风雨,如果爷爷不那么木讷,如果大老没有死,如果翠翠主动一点,甚至,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这个时代,那么,她现在该是幸福的吧。又或者,有了那些如果,翠翠便不是原来的翠翠,边城便不是这一个边城。
文末,那座在暴风雨中倒下的白塔又重新建造起来了,似乎是在告诉读者,虽然那场暴风雨中逝去的很多东西已经回不来了,但风雨过后,活着的人还是要继续生活的。
《边城》让我品出许多对现在生活有裨益的道理来,比如沟通,比如坚强比如……
颇感内心浮躁,大部头典籍无法下咽,便找来《旧文重读》来看。这本书选编了朱自清、夏丏尊、胡适等大家关于
现挑选印象深刻的几段文字与大家共勉:
“……从这里可以看出青年人虽然不信古,不愿学古,可是给予适当的帮助,他们却愿意也能够欣赏古文学,这也就是接受文学遗产了。”
——朱自清《古文学的欣赏》
在动漫化、弱智化读物盛行的今天,易中天《品三国》、刘心武《红楼梦揭密》、于丹《论语心得》等可以成为“洛阳纸贵”的流行书,固然有网络和电视媒介的作用,有赶时髦的成分,但其本身也说明:青少年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不要读书,关键是我们究竟为他们提供了什么“帮助”。规定篇目,进行考试号召读经典,固然是一种帮助,但是否“适当”?躲在象牙塔里搞精英文化的`专家可以对易、刘等表示不屑一顾,但天天与学生接触的广大教师却不得不扪心自问:我究竟为学生提供了怎样的帮助?我们可以向易、刘等先生学习一点什么?
“……我的国文都是从看小说来得,倘若看几本普通的文言书,写一点平易的文章,也可以说是有了运用国文的能力,现在轮到我教学生去理解国文,这可使我有点为难,因为我没有被教过这是怎样地理解,怎么能去教人。如非教不可,那么我只好对他们说,请多看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