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忽视道德智能的教育读后感锦集(4)

2022-08-14 来源:百合文库
文龙鳞教授预言,10年后,孩子必须具备五种基本能力,如共鸣能力、调节情绪能力、分辨力、爱、责任感。那么,该怎样培养孩子的优良道德品质呢?他提出以下要点:
0~1岁 培养道德只需要无条件的爱。对刚出生的婴儿进行道德教育是不可能的。但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体贴会让孩子感到安全,这是孩子积极感受世界的基础。比如,爱打架的孩子,往往是妈妈不在身边,或与家人分开生活的孩子,他们常常打架是因为缺乏安全感。给父母的具体建议是:孩子一哭,马上放下所有事情跑过去;绝对不要对孩子喊叫;慢慢培养孩子的耐心;耐心等待孩子做出反应;尽可能地表达对孩子的爱。
2~4岁 就算孩子听不懂,也要向他们说“不”。2~4岁是学习说话的阶段。孩子能够听懂说话,说明他开始能够理解语言规则。给父母的具体建议是:要坚决地对孩子说“不行”;给孩子说明不行的理由;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因为模仿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方法。
5~7岁 这个阶段父母的话就是“宪法”。5岁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识急剧增长,什么事情都想按自己的意愿来做,此时的道德教育尤为重要,要教给孩子道德价值观———这是孩子将来道德形态的决定性因素。给父母的具体建议是:通过影视、戏剧或书中的故事情节让孩子间接拥有判断是非好坏的经验;不要为孩子顶嘴而生气;教会孩子区分“我的”、“别人的”概念,尽可能学会分享;让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8~10岁 制作一个适合孩子的“道德教材”。孩子上学后,一半以上时间都是与父母分开的,同伴关系对他的道德智能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时孩子的是非标准依然经常混乱。给父母的具体建议是:再次对孩子说“不”并耐心分析引导;及时进行性教育;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10岁以后 应该始终尊重孩子。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孙云晓
教育教学
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他们以不教之本为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灵性与智慧的教育教学。而教书匠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灌输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的教育教学手段。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单一,视角更加狭窄,更加缺乏想象力,更加不自信,这难道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吗?我们该如何保护儿童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呢?我想,或许我们会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