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中国式继承读后感细选(6)

2022-08-14 来源:百合文库
读了杨力老师的《周易与中医学》,收益匪浅,然后录像买了《中医运气学》、《中医疾病预测学》,然后买了这套书。十分喜欢!学习中医,中国传统文化是基础,十分感谢杨力老师为读者编写的这套丛书。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一个可悲和即将灭亡的民族。中国的传统文化充满智慧,可以拯救世界,造福人类。正如曲黎敏老师引述的那样:“人身难得,真法难闻,中国难生。”能有幸出身在中国,学习、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是没一位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强烈推荐杨力老师的这套书!感谢杨力老师……
看完大家的读后感,再来回顾一下《中华五千年文化经典》的主要内容:中华文化是东方文化的发端,其文化名人、文化典籍、伦理思想皆曾经对东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全人类的。弘扬中华文化、中华精神,无疑对人类文明有着深远的意义。本书展示了中华民族瑰丽的历史画卷,其丰硕的内容,琳琅满目。一页页的画面,绚丽多姿,光彩夺目,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观止之叹……
中华文化经典书籍读后感2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而中华文化的传播媒介丰富,尤其在书中到处能看到中华文化的缩影。
文体中涵中华文化。从古代到近代的中国文学著作,其文体大多为文言文形式,而这种形式至今仍被人们关注。文言文的文章在教材中增多,而文言文也成为了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方面。书的这一文体,包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无论是《论语》、《史记》还是《红楼梦》、《聊斋志异》都从中渗透出一股源远流长的文化精髓。诗歌也是一个很平常的文体,但中国的古诗另有一番文化的内涵。无论是《诗经》、《楚辞》中的古体诗,还是《唐诗三百首》中的近体诗,都有一股浓浓的中国味道,文化也随之展现于世人眼前。中国的文体多样,在书中,则能尽收眼底,从书中,使人不禁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书中艺术涵中华文化。艺术是一个反映文化的重要方式,而其载体之一,就是书。《天工开物》,让人感叹年味的美妙;《衣装秘语》揭开了中国装饰的奥妙。也许,在这些书中,艺术是主体,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华文化暗藏其中,工艺美术是中华文化,年画是中华文化,服饰也是中华文化。不久前,听到一则新闻:一位上海女士,想将其设计的旗袍以及旗袍表演团队带到欧洲、美洲等地区。但她没有考虑到旗袍早已在世界各地传播,唐人街上到处可以看到穿旗袍的蓝眼睛金发女郎。而这一切不仅在于海外华侨的贡献,更多的在于书的作用。书的传播使中华文化的传播更进一步,而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也会永藏于书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