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的艺术读后感收集(36)
2022-08-14 来源:百合文库
自从拿到《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后,我已经读了两遍。第一遍有些囫囵吞枣,被书中的各种专栏、漫画、插图和影评吸引走了注意。第二遍较为认真地阅读了内容,做了笔记,碰巧身边发生了两件小事,让我决定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事件一:一个多月以前,因工作要求我有幸替一位国外学者校对他的稿子。由于稿件内容较长,要分为好几次进行,且我在读书期间就已听闻这位学者的大名,为了迅速取得他的认可,我花了很多精力修改,以至于改动一个标点符号,都要用批注解释一下修改的原因。一开始我很担心自己的行为过于直接,有可能冒犯他,但他的回复打消了我的顾虑,他说他十分赞同我的修改。得到了他的认可,放心的同时,我也更“大胆”了些。直到上个星期,他在发送给我关于第三部分修改的回复中,如此写道:“X博士,你好!我同意几乎所有的修改,你做得很好。”虽然他一如既往地肯定了我的工作,但“博士”这个陌生的称呼听起来却格外刺耳。首先,我们来往过十几次邮件,之前他都直接称呼我的名字,为何这次突然加了“博士”二字?其次,第一次见面时他已经问过我的学历了,他知道我不是博士学历,又何故如此称呼?
是开玩笑,还是他不满意我的自作主张?这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想写封邮件确认一下他的言外之意,又感觉自己没有资格质问对方;想无视这封邮件,却无视不了心里的疙瘩。
事件二:因为我从事文字工作,每天的工作强度也不小,一到周末就喜欢睡懒觉。可我对象偏偏是一位有假期的老师,一到周末就试图拉着我出去玩。我心理不乐意了:你放寒假每天都可以休息,不在乎周末,那我呢?我只有周末可以睡个懒觉,还要被你剥夺,一点也不为我着想。他也有他的理由:睡多了不仅对身体不好,而且还会越睡越累,出去运动才能真正减缓身心疲劳。我承认他说得有道理,也勉强出去过两次,但回来后唯一的想法是周末没了,明天要早起上班。这种负面的想法仿佛进一步加重了身体的疲劳感,工作效率也随之降低。接下来的周末我说什么也不愿意出去了,两个人倒没有吵起来,但我们话里话外还是试图用自己的想法来说服对方,结果陷入了冷战。
事件一:一个多月以前,因工作要求我有幸替一位国外学者校对他的稿子。由于稿件内容较长,要分为好几次进行,且我在读书期间就已听闻这位学者的大名,为了迅速取得他的认可,我花了很多精力修改,以至于改动一个标点符号,都要用批注解释一下修改的原因。一开始我很担心自己的行为过于直接,有可能冒犯他,但他的回复打消了我的顾虑,他说他十分赞同我的修改。得到了他的认可,放心的同时,我也更“大胆”了些。直到上个星期,他在发送给我关于第三部分修改的回复中,如此写道:“X博士,你好!我同意几乎所有的修改,你做得很好。”虽然他一如既往地肯定了我的工作,但“博士”这个陌生的称呼听起来却格外刺耳。首先,我们来往过十几次邮件,之前他都直接称呼我的名字,为何这次突然加了“博士”二字?其次,第一次见面时他已经问过我的学历了,他知道我不是博士学历,又何故如此称呼?
是开玩笑,还是他不满意我的自作主张?这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想写封邮件确认一下他的言外之意,又感觉自己没有资格质问对方;想无视这封邮件,却无视不了心里的疙瘩。
事件二:因为我从事文字工作,每天的工作强度也不小,一到周末就喜欢睡懒觉。可我对象偏偏是一位有假期的老师,一到周末就试图拉着我出去玩。我心理不乐意了:你放寒假每天都可以休息,不在乎周末,那我呢?我只有周末可以睡个懒觉,还要被你剥夺,一点也不为我着想。他也有他的理由:睡多了不仅对身体不好,而且还会越睡越累,出去运动才能真正减缓身心疲劳。我承认他说得有道理,也勉强出去过两次,但回来后唯一的想法是周末没了,明天要早起上班。这种负面的想法仿佛进一步加重了身体的疲劳感,工作效率也随之降低。接下来的周末我说什么也不愿意出去了,两个人倒没有吵起来,但我们话里话外还是试图用自己的想法来说服对方,结果陷入了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