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说商君书读后感合集(30)
2022-08-14 来源:百合文库
《商君书》重战争、重刑罚,与儒家所倡导的仁爱思想相背离。事实上,反对儒术也是法家思想的另一大特征。比如《农战》篇说道:“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此篇更直接指出,如果以儒术为政,“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法家对儒家的强烈抵触姿态。
《商君书》所体现的法家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它在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但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它也体现了必然的历史局限性,比如它将战争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显然是极端的,也是片面的。而它强调“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的观点,也体现着严重的落后思想意识。
《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4篇,战国时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商君书》的文体多样。议论体有《农战》、《开塞》、《划策》等十数篇,或先综合后分析,或先分析后综合,兼用归纳演绎,首尾呼应。有时也运用比喻、排比、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徕民》篇运用了“齐人有东郭敞者”的寓言,以增强说理的"效果和形像性。说明体有《垦令》、《靳令》、《境内》等篇,是对秦政令的诠释。辩难体有《更法》,通过人物对话相互驳辩来阐述中心论点,录入《史记.商君列传》(文字有改动),用以表明商鞅的主张。
关于《商君书》的作者,学术界频有争论。一种意见认为《商君书》基本是伪书,持这种看法的有郭沫若、黄云眉、顾实、刘汝霖等。另一种意见是基本肯定《商君书》的作者是商鞅,持这种看法的除史志的编着者外,还有吕思勉、谭献等人。第三种意见认为,《商君书》是商鞅遗着与其他法家遗着的合编,此书非作于一人,也非写于一时,持这种看法的有高亨等人。的看法是,前两种意见有些牵强,第三种意见有一定道理。《子-五蠹》篇说: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这说明商鞅确着有此书。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公孙鞅曰:-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是谓以刑去刑-这与《商君书-靳令》、《说民》篇文字大致相同。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最后说: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
《商君书》所体现的法家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它在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但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它也体现了必然的历史局限性,比如它将战争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显然是极端的,也是片面的。而它强调“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的观点,也体现着严重的落后思想意识。
《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4篇,战国时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商君书》的文体多样。议论体有《农战》、《开塞》、《划策》等十数篇,或先综合后分析,或先分析后综合,兼用归纳演绎,首尾呼应。有时也运用比喻、排比、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徕民》篇运用了“齐人有东郭敞者”的寓言,以增强说理的"效果和形像性。说明体有《垦令》、《靳令》、《境内》等篇,是对秦政令的诠释。辩难体有《更法》,通过人物对话相互驳辩来阐述中心论点,录入《史记.商君列传》(文字有改动),用以表明商鞅的主张。
关于《商君书》的作者,学术界频有争论。一种意见认为《商君书》基本是伪书,持这种看法的有郭沫若、黄云眉、顾实、刘汝霖等。另一种意见是基本肯定《商君书》的作者是商鞅,持这种看法的除史志的编着者外,还有吕思勉、谭献等人。第三种意见认为,《商君书》是商鞅遗着与其他法家遗着的合编,此书非作于一人,也非写于一时,持这种看法的有高亨等人。的看法是,前两种意见有些牵强,第三种意见有一定道理。《子-五蠹》篇说: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这说明商鞅确着有此书。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公孙鞅曰:-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是谓以刑去刑-这与《商君书-靳令》、《说民》篇文字大致相同。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最后说: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