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唐宋铜镜的读后感总汇(30)

2022-08-14 来源:百合文库
其时,《边城》中对人性美的展现,又岂是仅在他们三人呢?说着“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皆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方配活到这块土地上!”的老船夫,坚持着“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的船总顺顺,又何尝不体现了人性中的勇气与义气呢?在湘西那片灵秀的土地上,有着善良美好的品质的人们,是多么令人向往。所有这些未被现代文明浸润扭曲的人生形式,就是沈从文所要表达,所不懈追求的人性美的极致啊!
沈从文是一位很特别的作家,在他看来,“诚市”是民族文化的歧路,“现代化”是人类退化的根源。他崇尚原始的野性的生命力,认为这才是民族理想的精神和人生状态,他塑造的最成功的形象,是那些原始古朴的,不带政治功利色彩的优美而自然化的人物。他的世界观复杂又充满矛盾,但是贯穿其中的是对人性的执意追求。沈从文将人性放到了一个几乎不可企及的高度,他曾说过“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地做基础,用坚硬的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体型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正是由于这种近乎信仰的追求,才使我们认识了那些忠厚善良、重义轻利的人们,才有了诗一般优美的《边城》。
人性美,是千百年来无数学者研究的课题,即便是宣扬“人性本恶”的荀子,不也是执着地找寻美好的未来吗?《边城》中的理想人格,就是沈从文对于人性的思索与向往。那是对渐已逝去的美的哀婉,是对现实道德沦丧的忧虑,也是对重建民族人格和道德的理想设计。猝然倒掉的白塔,象征了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象征了衰败的社会的终结,同时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的渴望。仔细想想,沈从文所追求的人性美则美矣,却过于虚假。那种自然的状态无论如何再也回不去了,谁都不能阻止社会发展的脚步,所以那个湘西世界只能是梦想。
虽然生活在现代的人们可能永远地失去了原始的自然状态,但也不必因此而泄气。即便不能如想像中的湘西一般美好,就在我们的身边,也在发生着足以令人感动的故事:对宝贵的生命的领悟,对无可替代的感情的珍惜,对他人的理解与信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