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思恋读后感汇集(10)
2022-08-14 来源:百合文库
至于为何起名《山居笔记》,作者在“小引”中说,这本书是1992年深秋,居住在香港沙田的一个山坡上,用了两年的时间写就的,这,应该是本书得名的由来。
开篇《一个王朝的背影》,写的是走向没落的大清王朝。文章的开头就一下子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我们这些人,对清代总有一种复杂的情感阻隔,记得很小的时候,历史老师讲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时,眼含泪花,这是清代的开始;而讲到“火烧圆明园”“戊戌变法”时又有泪花了,这是清代的尾声。年迈的老师一哭,孩子们也跟着哭,清代的历史,是小学中唯一用眼泪浸润的课程。
一个王朝的背影,就是在这种充满细腻感情的文字中开始出现的。作者在这一篇文章里,重点写了承德的避暑山庄。在山庄里出现的第一个皇帝是康熙。山庄正宫午门上悬挂着的“避暑山庄”四个字就是康熙写的。我没有去过承德避暑山庄,不能亲眼目睹康熙亲笔书写的这几个字,但书里配有一张这几个字的照片,正如余秋雨所言,“避暑山庄”四个字写的极好,撇捺间透露出一个胜利者的从容和安详,我不懂书法,但听余秋雨这么一说,细细品味,觉得还真是那么回事。
接着出现的是雍正、乾隆、道光、咸丰,还有慈禧,这些人的背影如迷魅魍魉,充满着一种阴气。
《流放者的土地》一文,让我了解到中国古代列朝对犯人的惩罚,真是残忍,让人看了都会觉得胆寒。其中的“流放”,是一种长时间的可怖的折磨,作者说,死了倒也罢了,问题是人还活着,种种不幸,都要用心灵去一点点消受,有时不仅全家流放,而且祸及九族,所有远近亲戚,甚至包括邻里都成了流放者,往往是几十人、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路上死了的会超过大半,到了东北流放地以后,就变成了奴隶,分配给主人。主人见貌美的女性就随意糟蹋,怕丈夫碍手碍脚,就先给杀了。真是恐怖至极。
在《苏东坡突围》一文里,作者认为,“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的骄傲”,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在当年,构陷苏东坡的人特别多,甚至连《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也不例外。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有很多深沉的感慨,请看下面的一段文字,我觉得作者说的太精辟了:
开篇《一个王朝的背影》,写的是走向没落的大清王朝。文章的开头就一下子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我们这些人,对清代总有一种复杂的情感阻隔,记得很小的时候,历史老师讲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时,眼含泪花,这是清代的开始;而讲到“火烧圆明园”“戊戌变法”时又有泪花了,这是清代的尾声。年迈的老师一哭,孩子们也跟着哭,清代的历史,是小学中唯一用眼泪浸润的课程。
一个王朝的背影,就是在这种充满细腻感情的文字中开始出现的。作者在这一篇文章里,重点写了承德的避暑山庄。在山庄里出现的第一个皇帝是康熙。山庄正宫午门上悬挂着的“避暑山庄”四个字就是康熙写的。我没有去过承德避暑山庄,不能亲眼目睹康熙亲笔书写的这几个字,但书里配有一张这几个字的照片,正如余秋雨所言,“避暑山庄”四个字写的极好,撇捺间透露出一个胜利者的从容和安详,我不懂书法,但听余秋雨这么一说,细细品味,觉得还真是那么回事。
接着出现的是雍正、乾隆、道光、咸丰,还有慈禧,这些人的背影如迷魅魍魉,充满着一种阴气。
《流放者的土地》一文,让我了解到中国古代列朝对犯人的惩罚,真是残忍,让人看了都会觉得胆寒。其中的“流放”,是一种长时间的可怖的折磨,作者说,死了倒也罢了,问题是人还活着,种种不幸,都要用心灵去一点点消受,有时不仅全家流放,而且祸及九族,所有远近亲戚,甚至包括邻里都成了流放者,往往是几十人、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路上死了的会超过大半,到了东北流放地以后,就变成了奴隶,分配给主人。主人见貌美的女性就随意糟蹋,怕丈夫碍手碍脚,就先给杀了。真是恐怖至极。
在《苏东坡突围》一文里,作者认为,“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的骄傲”,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在当年,构陷苏东坡的人特别多,甚至连《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也不例外。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有很多深沉的感慨,请看下面的一段文字,我觉得作者说的太精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