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二爷的读后感100字汇合(2)
2022-08-13 来源:百合文库
我是一个生长在南方的孩子,每年中秋节,一家人团坐桌边,挂灯笼、吃月饼、赏明月,很是温馨和谐,兔儿爷与中秋节
文中说:这"兔儿爷"是一种用来祭月用的.泥塑玩偶,兔子脸,人身,有各种各样的服饰、坐骑,很神气。不同的"兔儿爷"大小、身高也不同。"兔儿爷"的起源大约是在明朝末期,到了清朝,功能便从祭月转变成了儿童的玩具,随之有了更多的种类、形态。"兔儿爷"大的有将近一米,小的有一二寸,捧着沉甸甸的。"兔儿爷"一般都是粉白面孔,抹上一层淡淡的胭脂,让人感到滑稽可笑,而又亲切。
从《兔儿爷》这篇短文里,我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无所不有。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很自豪。而华夏人民的智慧也是非常可叹的。从一个个神话故事中,(人们创造出了许多有趣、生动的形象,还将这些形象具体化,做成了各种玩偶、物品,点缀了我们的生活。同时,我还感受到民间的艺术的丰富多彩,就我所知,除了兔儿爷,在北方,还有吹糖人、捏泥人等小玩意,这些可爱的小东西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网上,我还查到关于兔儿爷很多有趣的歇后语呢:
兔儿爷拍心口--没心没肺
兔儿爷折跟头--窝了犄角
兔儿爷掏耳朵--崴泥
兔儿爷满山跑--还是归老窝
兔儿爷洗澡--一摊泥
兔儿爷打架--散摊子
兔儿爷带胡子--假充老人儿
不觉中,兔儿爷在我心中已经变得亲切可爱起来,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还可以发现更多象兔儿爷一样的民间艺术,生活和学习就是在这样不断的发现中越来越快乐,越来越美!
《兔儿爷》读后感1
去年想送一个美国朋友的小孩子礼物,看来看去选了这本书,自己手动翻译成英文,又用荧光笔写在书上,读过看过抄过译过描过,五遍过后,深深地爱上了这本书。
故事写得是兔儿爷,是那些京城市井老文化,是曾经的灿烂辉煌,可是仅仅如此吗?显然不。寻找孩子的兔儿爷,和错过兔儿爷的孩子,寻找的是爱,还是命运?挽不回的是流年,只剩一个灿烂的笑容,挂在苍老的脸上。找孩子的兔儿爷找到的是暮年老人,中间的那么多年,没有我陪伴你,怎么就悄悄溜过去了呢?你怎么能背着我一个人,悄悄老去呢?如果我早点去找你,又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