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眉山读后感精选(218)
2022-08-13 来源:百合文库
作为封建朝代的人,东坡先生自然有他的时代烙印:从未对君王有不臣之心,即使在晚年,哲宗皇帝当政后,东坡先生被当权的小人折磨得九死一生,仍然没有表现出抱怨和愤恨。而对于欣赏他的神宗皇帝逝世,他深感悲伤。出于报答神宗皇帝的感遇之恩,他才在被政敌群攻之时,顶住压力继续留在朝廷。与年轻时的意气风发、看重功名官爵不同,生性具有艺术创造力的东坡先生并不适合出仕为官,在政局里明争暗斗非他所长。老年的东坡先生亦深知政治险恶,更为向往自由自在的闲适生活,他在朝为官,非为名利,也不是为了争夺权力的控制,而是为国家社稷、黎民百姓、天下苍生“立心立命开太平”的责任感,这也正是儒家所重视的品格:即便千难万艰,仍然要为天下而奋斗不息!
东坡先生在朝为官时,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他认为自己的职责便是真实地向皇帝报告国情、民情,对于不恰当的政策必须予以指出和纠正,一心为民生着想,不管这样的做法是否让皇帝不喜、同伴不听、对手痛恨。说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可贵之处,其实不然。宋朝重文轻武,造成朝廷党争极其激烈,王安石和司马光之争尚还是因政见不同的争论,到了吕惠卿、王珪之流当权,则演变成为权力而争,政治风气已经很不对了。经历了宦海浮沉,元祐四年的东坡先生在群小围攻的艰难情况下,仍然不改初心,也没有放下国事转向党争和私人恩怨,这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及非常强大的内心,才能坚持一辈子不动摇、不改变、不妥协。对比一下因《梦溪笔谈》为后人所熟知的沈括,就大不一样了。沈氏见风使舵,投机政治。当然,若是比起心狠手辣、背信弃义的吕惠卿,更显出东坡先生的浩然正气,这才是儒家推崇的品格。
东坡先生对百姓大众的怜恤贯穿了他的一生。他治理过多地,政绩斐然:密州抗蝗灾,徐州抗洪水,杭州兴水利,上书朝廷力陈法令之恶果,请求免除百姓的“官债”,呼吁维护民间信用,请求皇帝拔钱囤粮,以备灾后的饥荒,防控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读到元祐五年,东坡先生上表为江南欠收请求拔款一节,心里十分感慨。很多人深谙规则,在问题尚未酿成却已有迹象时,不采取任何措施去改善和控制,任由局势发展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方才去救火。如此,既可不操心,不担责,又可在救火过程中显示出自己的本事和辛劳。直到现代社会,这样的人依旧很多。而东坡先生认为结果已可预料,应在事前预防,好过事后补救,在当时的腐败官场里,他的责任感却像螳臂当车,无济于事,无人认可。另一方面,即便他无权无势,东坡先生心念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下文再述。
东坡先生在朝为官时,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他认为自己的职责便是真实地向皇帝报告国情、民情,对于不恰当的政策必须予以指出和纠正,一心为民生着想,不管这样的做法是否让皇帝不喜、同伴不听、对手痛恨。说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可贵之处,其实不然。宋朝重文轻武,造成朝廷党争极其激烈,王安石和司马光之争尚还是因政见不同的争论,到了吕惠卿、王珪之流当权,则演变成为权力而争,政治风气已经很不对了。经历了宦海浮沉,元祐四年的东坡先生在群小围攻的艰难情况下,仍然不改初心,也没有放下国事转向党争和私人恩怨,这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及非常强大的内心,才能坚持一辈子不动摇、不改变、不妥协。对比一下因《梦溪笔谈》为后人所熟知的沈括,就大不一样了。沈氏见风使舵,投机政治。当然,若是比起心狠手辣、背信弃义的吕惠卿,更显出东坡先生的浩然正气,这才是儒家推崇的品格。
东坡先生对百姓大众的怜恤贯穿了他的一生。他治理过多地,政绩斐然:密州抗蝗灾,徐州抗洪水,杭州兴水利,上书朝廷力陈法令之恶果,请求免除百姓的“官债”,呼吁维护民间信用,请求皇帝拔钱囤粮,以备灾后的饥荒,防控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读到元祐五年,东坡先生上表为江南欠收请求拔款一节,心里十分感慨。很多人深谙规则,在问题尚未酿成却已有迹象时,不采取任何措施去改善和控制,任由局势发展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方才去救火。如此,既可不操心,不担责,又可在救火过程中显示出自己的本事和辛劳。直到现代社会,这样的人依旧很多。而东坡先生认为结果已可预料,应在事前预防,好过事后补救,在当时的腐败官场里,他的责任感却像螳臂当车,无济于事,无人认可。另一方面,即便他无权无势,东坡先生心念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下文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