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500字读后感合集(2)
2022-08-13 来源:百合文库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
最近看完了一部纪录片,叫《喋血长平》,主要讲了长平之战发生的事,解开了这些谜团:为什么赵国会输掉这场战役、为什么赵孝成王会临阵把廉颇换成了赵括、为什么白起被称为“人屠”,而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赵国会输掉这场战役是因为赵孝成王一错再错,把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廉颇,换成了没有实战
赵孝成王临阵把廉颇换成了赵括是因为廉颇一直死守不攻,每天都耗费赵国很多的粮草,而廉颇的对手并不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而是一个左庶长王纥,导致赵孝成王对廉颇的信任慢慢下降,而秦国也派来了人装作是难民来到赵国,到处散布流言蜚语:我们秦国不怕廉颇,就怕熟读兵书的赵括。而赵括与赵孝成王的年龄相仿,所以,隐约之中,赵孝成王也对赵括产生了亲切感。
白起被称为“人屠”是因为他每攻下一座城池,就把投降的俘虏斩尽诛绝,有时还带老百姓一起杀死,据司马迁统计,战国时期总共被杀的俘虏有200多万名,而白起,自己就将近杀了100多万名俘虏。他这样做是因为在战国时期,打的胜仗越多,杀的人越多,的官位就越高,所以白起早已习惯了这种血腥,杀人一点也不留情。
六国论读后感1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古时的秦国最早也和其它战国列强一样,都是周武王灭商以后分封的诸侯,只不过当时远不如其它诸侯的封地大,并且又西临戎秋,立国条件非常恶劣,可以说危机感从分封之日起就一直伴随在秦国国君身边,以后秦国西灭戎秋,南并陇蜀,扩充国土,休养生息,变法图强,致使国力大增,秦穆公更是做到了春秋五霸之首,只不过秦穆公其时称霸仅仅是替天行道,代周朝讨伐不义,攘诸侯以安王室,不曾想到要去问一问周朝九鼎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