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墓读后感20字合集(6)
2022-08-13 来源:百合文库
闽西大山带以武夷山脉为主体,长约530千米,宽度不一,最宽处达百余千米。北段以中低山为主,海拔大都在1200米以上;南段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一般为600~1000米。位于闽赣边界的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我国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整个山带,尤其是北段,山体两坡明显不对称:西坡陡,多断崖;东坡缓,层状地貌发育。山间盆地和河谷盆地中有红色砂岩和石灰岩分布,构成瑰丽的丹霞地貌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陆地海岸线长达3000多千米,以侵蚀海岸为主,堆积海岸为次,岸线十分曲折。潮间带滩涂面积约20万公顷,底质以泥、泥沙或沙泥为主。港湾众多,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湾等6大深水港湾。岛屿星罗棋布,共有岛屿1500多个,海坛岛现为全省第一大岛,原有的厦门岛、东山岛等岛屿已筑有海堤与陆地相连而形成半岛。
福建地处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西北有高峻的武夷山脉为屏障,削弱了冷空气的入侵;东濒海洋,暖湿的海洋气流可不断向内陆输送,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以温暖湿润为显著特色。大致上以福州―福清―永春―漳平―上杭一线为中、南亚热带分界线。省境大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为440~530千焦耳/平方厘米。日照时数1700~2300小时,2000小时的等值线与中、南亚热带的分界线大体吻合。年均温17~21℃,最热月均温在28℃左右,最冷月为6~13℃,大于10℃活动积温为4500~7500℃。年降水量1100~2000毫米,内陆多于沿海,山地多于平原;受地形影响,降水分布自东向西呈两低两高现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以春夏季最多,夏秋间有台风雨,冬季降水虽少,但也可达160~240毫米。风向的季节性明显,冬季多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福州,福建省省会,“因州北有福山”,故名。雅称榕城、温泉城,有“江南胜地”之誉。位于福建东部闽江下游,背山依江面海,气候宜人,地理环境优越,是福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是福建省最大的工业城市。辖五区、六县、二市,总面积11968(市区1043)平方公里,总人口560(市区140)万。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畲、满、苗、回等31个少数民族。福州是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渊远流长,人才辈出。汉初为闽越王都治城,唐开元间始称福州。因城内于、屏、乌石三山鼎立,故又称三山。宗教文化丰富,有“佛国”之称。具重点佛教寺院6座(涌泉、西禅、林阳、地藏、万福、雪峰),为全国城市之最。福州又是我国主要侨区之一,250万华侨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福州风貌独特,市内有山,有江,三山鼎峙,闽江、九龙江迂回东流。
陆地海岸线长达3000多千米,以侵蚀海岸为主,堆积海岸为次,岸线十分曲折。潮间带滩涂面积约20万公顷,底质以泥、泥沙或沙泥为主。港湾众多,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湾等6大深水港湾。岛屿星罗棋布,共有岛屿1500多个,海坛岛现为全省第一大岛,原有的厦门岛、东山岛等岛屿已筑有海堤与陆地相连而形成半岛。
福建地处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西北有高峻的武夷山脉为屏障,削弱了冷空气的入侵;东濒海洋,暖湿的海洋气流可不断向内陆输送,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以温暖湿润为显著特色。大致上以福州―福清―永春―漳平―上杭一线为中、南亚热带分界线。省境大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为440~530千焦耳/平方厘米。日照时数1700~2300小时,2000小时的等值线与中、南亚热带的分界线大体吻合。年均温17~21℃,最热月均温在28℃左右,最冷月为6~13℃,大于10℃活动积温为4500~7500℃。年降水量1100~2000毫米,内陆多于沿海,山地多于平原;受地形影响,降水分布自东向西呈两低两高现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以春夏季最多,夏秋间有台风雨,冬季降水虽少,但也可达160~240毫米。风向的季节性明显,冬季多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福州,福建省省会,“因州北有福山”,故名。雅称榕城、温泉城,有“江南胜地”之誉。位于福建东部闽江下游,背山依江面海,气候宜人,地理环境优越,是福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是福建省最大的工业城市。辖五区、六县、二市,总面积11968(市区1043)平方公里,总人口560(市区140)万。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畲、满、苗、回等31个少数民族。福州是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渊远流长,人才辈出。汉初为闽越王都治城,唐开元间始称福州。因城内于、屏、乌石三山鼎立,故又称三山。宗教文化丰富,有“佛国”之称。具重点佛教寺院6座(涌泉、西禅、林阳、地藏、万福、雪峰),为全国城市之最。福州又是我国主要侨区之一,250万华侨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福州风貌独特,市内有山,有江,三山鼎峙,闽江、九龙江迂回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