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批评文学与读后感的区别精选(2)

2022-08-13 来源:百合文库

如布莱奇所说,“反应是一回事,解读又是另一回事:一个是私人性的,另一个是社群性的”(220)。我阅读《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美国文学批评》的感受属于前者,免不了个人偏见。
《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美国文学批评》写的非常清楚,详尽。细节上比伊格尔顿的《文学理论导论》更为丰富。如果说伊格尔顿的《文学理论导论》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话,文森特·里奇相较之下非常客观。文森特在其著作中清楚梳理了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其实最后一章是87年以后的文学批评了)的美国文学批评的脉络,对各流派的兴起背景,争议,批评及可能存在的误读等也作了明白说明。虽然每章结尾处会提到学者们对该理论流派的批判,但是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个批评流派的理论都有其复杂性和精妙之处,令人叹服。
我读的是王顺珠先生的中文译本。翻译的很好(本文结尾处有摘录,可以感受一下王先生的文字功底)。译本共分为14章。开头有译者序言,结尾有作者后记,后记中作者写道“在祛除理论的神秘外衣的同时,也难免会曲解和亵渎理论。历史正是这样书写和存在的。“亵渎”、冲突和繁荣是相辅相成的。”(443)作者很谦虚,评价自己的作品也如此辩证,这也是本书作者所体现出的整体态度,客观,合度。
作者论述批评流派的方式大致如此:先描述时代背景,描述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著述,流派内分歧,争议,其他流派对本流派的批评。脉络非常清楚。作者对社会因素比较关注,比如在芝加哥学派的影响较小的原因中,作者提到此派学者集中于一所大学,并且没有像新批评那样出版很多教材等现实原因。如作者所说“My premise here, as throughout the text, is that the history of criticism is not separable from economic, social, political, 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micro- as well as macrohistory”。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