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任务读后感聚集(38)
2022-08-13 来源:百合文库
面对问题,了解并铲除冲突,当心因自我停止活动而寂静,创造便出现了。
心灵需要冲击才能清醒过来,我们把这种冲击成为“问题”。
不要指导一个人走向某一个特定的目标,会损坏他的创造力。
如果教师的心中已消除了一切的恐惧和支配欲,那么他便能帮助学生有创造力地了解和自由。然而,如果教师心中有意或无意地想将学生引向一个特定的目标,则显然他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指导一个人走向某一个特定的目标---不管这个目标是自己指定的或由他人强迫灌输的---即损坏了他的创造力。
正确的教育也应该帮助学生发现他最感兴趣的事物。
有创造力,并非只是写写诗、塑雕像或生孩子,而是处于一种真理得以存在的状态中。唯有当自我不复存在,当心终止了它的活动,也就是说,当心不再受它的自身追逐所束缚,此时思维才会静止。当心完全静止,而非被迫训练而沉寂,当心因自我停止活动而寂静,则创造便出现了。
有冲突之处,创造的状态便无法存在,因此,正确的教育应该帮忙个人面对他的问题,而非崇尚那些逃避的方法。它应该帮助个人去了解冲突,铲除冲突,因为唯有如此,创造的状态才能出现。
心灵需要冲击才能清醒过来,我们把这种冲击成为“问题”。
不要指导一个人走向某一个特定的目标,会损坏他的创造力。
如果教师的心中已消除了一切的恐惧和支配欲,那么他便能帮助学生有创造力地了解和自由。然而,如果教师心中有意或无意地想将学生引向一个特定的目标,则显然他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指导一个人走向某一个特定的目标---不管这个目标是自己指定的或由他人强迫灌输的---即损坏了他的创造力。
正确的教育也应该帮助学生发现他最感兴趣的事物。
有创造力,并非只是写写诗、塑雕像或生孩子,而是处于一种真理得以存在的状态中。唯有当自我不复存在,当心终止了它的活动,也就是说,当心不再受它的自身追逐所束缚,此时思维才会静止。当心完全静止,而非被迫训练而沉寂,当心因自我停止活动而寂静,则创造便出现了。
有冲突之处,创造的状态便无法存在,因此,正确的教育应该帮忙个人面对他的问题,而非崇尚那些逃避的方法。它应该帮助个人去了解冲突,铲除冲突,因为唯有如此,创造的状态才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