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声》黑格尔读后感合集(16)
2022-08-13 来源:百合文库
要评价完全没有能力,本文记录此书中我印象深刻,对我有触动和帮助的几个地方。本书是作者为《南方周末》等报纸写的专栏文章的集结,每篇短小精悍,有些振聋发聩,有些让人拍案叫绝,有些角度独特,语言犀利,隐喻和比喻形象生动,让人大呼过瘾。
观念的水位
观念用水位来比喻,非常形象,水涨船高。不要老是说,过去怎样,现在不一样了,人们的观念不同,对很多事情的期望和要求不一样了。观念的水位上升了,船自然也会上浮,如果硬要保持原来船的吃水线,则船迟早就会进水。一个国家如此,个人也是如此。时代在进步,为什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观念的水位?不提高,船就会搁浅。无论搁浅,还是进水,都是我们不想要的结果。
幸福的与被幸福的
读完这篇短文,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什么人们对容易得到的东西不珍惜,为什么人要虐自己?为什么人们不喜欢快餐和鸡汤文字?为什么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如果你可以不费力气就可以获得一笔财富,比辛苦靠自己的打拼得来,你会选择哪种?当然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想要表达的并不是这些。作者是政治学博士,她想要表达的是有选择的权利比被安排更重要。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并不是父母所有的为子女的好,子女都会买账,孩子要的是可以有选择的自由,在一个国家生活的民众也是如此,他们需要选择的自由。
从经典到经验
去年的读书经历让我对读经典第一次产生了困惑,因为我一直都是读经典的捍卫者和践行者。可是去年在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让我第一次认识到,对非专业人士来说,读这样的经典吗,不仅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读懂,即便我花了时间,事实上为了要领读其中一个章节,我着实花了不少时间,虽然受益匪浅,但我心生困惑这样的阅读是否有意义?
在这篇短文中作者提到一点让我大受启发:“大多哲学和社科经典都写作于实证’几乎不可能的时代,比如,在二战之前,基本上不存在大规模的民意调查、完整的宏观经济和社会数据、科学上严谨的统计技术等等,所以大多数经典的写作方式只能是从概念到概念,从推断到推断,从灵感到灵感。这种写作方式往往能创造出很多很漂亮很有启发性的理论框架,但是很难校验这些理论的有效性,又因为不能校验它的有效性,即,没有证伪‘它的可能性,知识很难有效积累。”
观念的水位
观念用水位来比喻,非常形象,水涨船高。不要老是说,过去怎样,现在不一样了,人们的观念不同,对很多事情的期望和要求不一样了。观念的水位上升了,船自然也会上浮,如果硬要保持原来船的吃水线,则船迟早就会进水。一个国家如此,个人也是如此。时代在进步,为什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观念的水位?不提高,船就会搁浅。无论搁浅,还是进水,都是我们不想要的结果。
幸福的与被幸福的
读完这篇短文,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什么人们对容易得到的东西不珍惜,为什么人要虐自己?为什么人们不喜欢快餐和鸡汤文字?为什么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如果你可以不费力气就可以获得一笔财富,比辛苦靠自己的打拼得来,你会选择哪种?当然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想要表达的并不是这些。作者是政治学博士,她想要表达的是有选择的权利比被安排更重要。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并不是父母所有的为子女的好,子女都会买账,孩子要的是可以有选择的自由,在一个国家生活的民众也是如此,他们需要选择的自由。
从经典到经验
去年的读书经历让我对读经典第一次产生了困惑,因为我一直都是读经典的捍卫者和践行者。可是去年在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让我第一次认识到,对非专业人士来说,读这样的经典吗,不仅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读懂,即便我花了时间,事实上为了要领读其中一个章节,我着实花了不少时间,虽然受益匪浅,但我心生困惑这样的阅读是否有意义?
在这篇短文中作者提到一点让我大受启发:“大多哲学和社科经典都写作于实证’几乎不可能的时代,比如,在二战之前,基本上不存在大规模的民意调查、完整的宏观经济和社会数据、科学上严谨的统计技术等等,所以大多数经典的写作方式只能是从概念到概念,从推断到推断,从灵感到灵感。这种写作方式往往能创造出很多很漂亮很有启发性的理论框架,但是很难校验这些理论的有效性,又因为不能校验它的有效性,即,没有证伪‘它的可能性,知识很难有效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