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读后感湘江大战总汇(20)
2022-08-13 来源:百合文库
那么,这种电影我们期待看到什么呢?我认为,就是能尽量回到那段真实的历史当中去,寻找真正可信的故事,寻找真正闪现人性光辉的人物。他们说的话,不该是今天我们按意识形态修葺过的,他们的行为也不是我们按既定结果去编造的。
我们应该向美国电影看一点齐,人家也拍内战,但人家向来不天天吼着我们自己多么正确,对方是多么邪恶,而是在内战中发现人的真实伟大的故事。比如《乱世佳人》、《众神与将军》、《葛底斯堡战役》(盖兹堡战役)、《光荣战役》、《林肯》等等,这些表现美国南北战争的影片中,那些鲜活的人物,没有声嘶力竭的非要站在哪一方,而是对所谓战争的“北方佬”或者“南方佬”都是很平等的视角和情感。至于最后,人物继续选择无关南北地,自由地、艰难地活着,还是选择站到哪一方,那是随着历史潮流,小人物不得已的一种选择,比如为北方军打仗,战胜后可以给多少土地或者给多少金币,战后他们会理直气壮的去找战胜当局兑现。最终,重要的是表现在残酷的战争中,普通的每一个人是怎么穿越生死,是怎么坚忍地活下来的,离散的亲人们是怎么团聚的,久别的故土,最终是怎么重新拥抱的?
就像郝思嘉那样历尽劫波,重归故里。
真实的历史,真实的那时的世界,底层的老百姓们真有那种能力,就是天生能识别哪一方坏,哪一方好吗?天生有那种界限分明的所谓阶级感情,生来就知道该跟谁作对,该跟谁走?不可能!解放初期的电影或舞台创作,可以,也必须那么表现,或者八十年代以前,再或者新世纪以前,也还可以那么一厢情愿地表现。现在,我们还没有能力讲点让人可信又感动的故事,还一如既往地那么表现,就只能是找恶心了。不管哪里来的资金,官方的,还是民营的,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继续这么拍摄这样的电影,就是极大的浪费,因为拍出来,除了让观众漠视、鄙视和嘲笑,似乎别无二用了。
如果能换一个思维,仅仅是换个思维,并不改变意识形态的方向和价值,这部影片也是可以拍得可看一些的,远的学美国八十年前的《乱世佳人》,近的学学《血战钢锯岭》。坦白地说,我们中国电影似乎还不懂得去寻找真正有人性价值的故事,我们只会如从前小学生作文一样用“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揭示了什么,批判了什么”,用这些体制化的方法去拍电影,结果只能越来越讨嫌。难怪曹禺先生认为他的黄金创作时间,仅仅属于1933至1942,这期间,《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此后54年,他再无伟大的作品问世。
我们应该向美国电影看一点齐,人家也拍内战,但人家向来不天天吼着我们自己多么正确,对方是多么邪恶,而是在内战中发现人的真实伟大的故事。比如《乱世佳人》、《众神与将军》、《葛底斯堡战役》(盖兹堡战役)、《光荣战役》、《林肯》等等,这些表现美国南北战争的影片中,那些鲜活的人物,没有声嘶力竭的非要站在哪一方,而是对所谓战争的“北方佬”或者“南方佬”都是很平等的视角和情感。至于最后,人物继续选择无关南北地,自由地、艰难地活着,还是选择站到哪一方,那是随着历史潮流,小人物不得已的一种选择,比如为北方军打仗,战胜后可以给多少土地或者给多少金币,战后他们会理直气壮的去找战胜当局兑现。最终,重要的是表现在残酷的战争中,普通的每一个人是怎么穿越生死,是怎么坚忍地活下来的,离散的亲人们是怎么团聚的,久别的故土,最终是怎么重新拥抱的?
就像郝思嘉那样历尽劫波,重归故里。
真实的历史,真实的那时的世界,底层的老百姓们真有那种能力,就是天生能识别哪一方坏,哪一方好吗?天生有那种界限分明的所谓阶级感情,生来就知道该跟谁作对,该跟谁走?不可能!解放初期的电影或舞台创作,可以,也必须那么表现,或者八十年代以前,再或者新世纪以前,也还可以那么一厢情愿地表现。现在,我们还没有能力讲点让人可信又感动的故事,还一如既往地那么表现,就只能是找恶心了。不管哪里来的资金,官方的,还是民营的,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继续这么拍摄这样的电影,就是极大的浪费,因为拍出来,除了让观众漠视、鄙视和嘲笑,似乎别无二用了。
如果能换一个思维,仅仅是换个思维,并不改变意识形态的方向和价值,这部影片也是可以拍得可看一些的,远的学美国八十年前的《乱世佳人》,近的学学《血战钢锯岭》。坦白地说,我们中国电影似乎还不懂得去寻找真正有人性价值的故事,我们只会如从前小学生作文一样用“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揭示了什么,批判了什么”,用这些体制化的方法去拍电影,结果只能越来越讨嫌。难怪曹禺先生认为他的黄金创作时间,仅仅属于1933至1942,这期间,《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此后54年,他再无伟大的作品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