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古典名著读后感整理(6)
2022-08-12 来源:百合文库
这里所谈的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古成语称为“六言六蔽”。仁、智、信、直、勇、刚都是好品德,都是我们应该喜好好而加以修养的。但是,如果不通过学习而明白事理,把握其实质,便很容易偏执一隅,造成危害,从而由“六言”(六种美好的品德)变成“六蔽”。这种事例,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是很多的。就以春秋时期为例,宋国和楚国在弘这个地方开战,楚军正在渡河时,宋军中有将建议冲锋过去消灭楚军。可宋襄公为了表示“仁”,说是“不鼓不成列”,要等楚军完全渡过河列好阵以后才开战。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自己也因伤腿而送了命。这是“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典型。此外如著名的“东郭先生与狼”的寓言故事,实际上也是说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的道理。东郭先生对狼讲仁慈,讲信用,结果反而害了自己。这些教训都是非常深刻的。
推而广之,“六言六蔽”实际上就是反对教科文,反对本本主义,反对理论脱离实,而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权达变,掌握精髓和实质。这是要我们特别加以注意的。
《大学》中又有一段文字,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谓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之本,此谓之至也。
国学经典读后感作文400字(一)
我最爱的经典就是《三国演义》了。这本书的内容脍炙人口,人物栩栩如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在东汉末年,汉灵帝昏庸无能,过惯了“纸醉金迷”的生活,根本不理国事,不管老百姓的死活。老百姓个个怨声载道。这个时候便有很多的能人志士想要“起反”。其中的“黄巾教”,把当时的朝廷官兵打得狼狈不堪,这时结拜兄弟刘、关、张挺身而出屡力大大小小的战功。可他们三个人的战功,汉灵帝却没有好的奖励赐予他们,只给刘备做了个“七品芝麻官”。他们三个和曹操等人看透了朝廷的昏庸和腐败、宦官的“鱼肉百姓”,最后把掌握大权的董卓给灭了。在此之后,便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在这一段历史中,有许许多多足智多谋、斗智斗勇的故事。比如:刘玄德三顾茅庐、赵子龙单骑救主、诸葛亮草船借箭······。
推而广之,“六言六蔽”实际上就是反对教科文,反对本本主义,反对理论脱离实,而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权达变,掌握精髓和实质。这是要我们特别加以注意的。
《大学》中又有一段文字,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谓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之本,此谓之至也。
国学经典读后感作文400字(一)
我最爱的经典就是《三国演义》了。这本书的内容脍炙人口,人物栩栩如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在东汉末年,汉灵帝昏庸无能,过惯了“纸醉金迷”的生活,根本不理国事,不管老百姓的死活。老百姓个个怨声载道。这个时候便有很多的能人志士想要“起反”。其中的“黄巾教”,把当时的朝廷官兵打得狼狈不堪,这时结拜兄弟刘、关、张挺身而出屡力大大小小的战功。可他们三个人的战功,汉灵帝却没有好的奖励赐予他们,只给刘备做了个“七品芝麻官”。他们三个和曹操等人看透了朝廷的昏庸和腐败、宦官的“鱼肉百姓”,最后把掌握大权的董卓给灭了。在此之后,便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在这一段历史中,有许许多多足智多谋、斗智斗勇的故事。比如:刘玄德三顾茅庐、赵子龙单骑救主、诸葛亮草船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