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呼兰河传读后感课堂集合(24)

2022-08-12 来源:百合文库
在探究内容方式时机的选择上比较可取的地方有:
一是教学环节中采用一个词概括的形式来达到整体感知目的,学生回答都很好。
二是与百草园片段对比阅读,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加深了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让学生懂得了描写景物的方法。
我觉得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主要是:
学生在赏析点评自认为优美的语句、段落时,显得有点浮光掠影,大多只能从表面上谈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什么内容。文章那种清新、自然、质朴、新鲜、灵动的语言,文章描写出的那种呼之欲出的原生态的生活,文章那种充满浓郁亲情、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学生还是难以真切的体会出来。一是他们表达驾驭语言的能力还没到,主要是他们不能真切的感受到作品的美丽,这又源于他们不熟悉萧红记作品。
鉴于这种情况,我觉得这样改进会比较好一点,课前请同学阅读《呼兰河传》等萧红的作品,布置时教师要智慧一些,用热情洋溢的语言,甚至是夸张的语调介绍萧红,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好奇心和兴趣。读了一段时间后,可以用
但这样安排客观上也有困难,因为学生初三了,课前很难有时间读整本的书,读一个作家的许多作品,所以这种设想是好的,操作起来有难度。最好课文是在初二阶段,学生有时间读书。
呼兰河传教学反思篇二:
萧红的《呼兰河传》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诗意,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讲述了作者和祖父在后花园里的一些故事,读起来仿佛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在作者笔下,园子里的小动物,小昆虫,花草树木都像是有生命的,有自己的思想,生活自由自在,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文中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时,我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情境引导,对话交流。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理解离不开语言表达,
2、联系生情,设置问题。课堂提问时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关问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解决第一部分作者为什么先写动物后写植物时,先引导学生思考:童年时你对动物和植物哪个更感兴趣?学生很容易就想到对动物兴趣更大,这就能理解作者为什么在动物描写众多费笔墨,而对植物一带而过,因为符合了儿童的天性。又例如,在理解祖父的性格特点,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调皮捣蛋、做错事情时父母是怎样的态度?这样就更能理解祖父是一个慈爱的、豁达大度、尊重孩子天性的好爷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