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亲情何在读后感汇集(40)
2022-08-12 来源:百合文库
其中有些地方描写到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微妙关系,往往是闭口不语,我们读的时候可要小心。比如隋朝末年,李渊太原起兵,为了防止突厥趁虚而入,不得不采用绥和政策。唐太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又恰逢突厥内讧,唐军乘虚而入大败突厥,此时太宗感叹昔日高祖向突厥称臣的苦衷。但我们翻阅史书,完全找不到高祖“称臣”的证据,这些就是隐笔。
关于华夷关系的描写,更是不伦不类。自古以来“强无恒强弱无恒弱”,强弱转换是常有的事。华夏与夷狄之间也得遵循这个道理,但我们在史书中很难看到华夏向夷狄称臣的记载,往往描述的都是华夏高高在上夷狄处下,都恨不得来当干儿子。比如隋炀帝巡边时,启民可汗奉表上言,竟称自己非突厥可汗,而是隋朝臣民,希望率领部下改穿汉服,如同华夏。隋炀帝听后以为不可,于是才作罢。
于兹盛况,隋炀帝还诗兴大发,作诗纪念:
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
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
洋洋得意之心可想而知,谁知十年过后,中原残破,豪杰逐鹿,可为之一叹!
其实历史上也有华夏处于弱者的时候,比如西汉前期公主和亲,北宋澶渊之盟,这些不正是敌强我弱的证明嘛。
史书中我们也很难看到皇帝有过错,误国的全是奸臣。比如安史之乱,必定有李林甫、杨国忠误国;靖康之耻,必定有蔡京、童贯误国;杀了一个岳飞,也必定是秦桧作祟。好像全然与唐玄宗、宋徽宗、宋高宗了无干系。史书中对此类的记载往往采用讳笔,读的时候需要仔细分辨。
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又曾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史书的过程,需要学与思相结合,搞清史家的套路,如此才有些许读懂的可能。
篇14:资治通鉴读后感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些我喜欢的好书来读,《资治通鉴故事》是其中之一。这本书是根据我国古代有名的《资治通鉴》改编而成。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编年史,作者是我们熟悉的“司马光砸缸”故事里的主人公司马光,他是北宋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编成这本书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这本书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一共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史事,主要内容是政治和军事,还有经济、文化方面。它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又生动地告诉人们: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质。这些品质,在今天仍然可贵,是我们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
关于华夷关系的描写,更是不伦不类。自古以来“强无恒强弱无恒弱”,强弱转换是常有的事。华夏与夷狄之间也得遵循这个道理,但我们在史书中很难看到华夏向夷狄称臣的记载,往往描述的都是华夏高高在上夷狄处下,都恨不得来当干儿子。比如隋炀帝巡边时,启民可汗奉表上言,竟称自己非突厥可汗,而是隋朝臣民,希望率领部下改穿汉服,如同华夏。隋炀帝听后以为不可,于是才作罢。
于兹盛况,隋炀帝还诗兴大发,作诗纪念:
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
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
洋洋得意之心可想而知,谁知十年过后,中原残破,豪杰逐鹿,可为之一叹!
其实历史上也有华夏处于弱者的时候,比如西汉前期公主和亲,北宋澶渊之盟,这些不正是敌强我弱的证明嘛。
史书中我们也很难看到皇帝有过错,误国的全是奸臣。比如安史之乱,必定有李林甫、杨国忠误国;靖康之耻,必定有蔡京、童贯误国;杀了一个岳飞,也必定是秦桧作祟。好像全然与唐玄宗、宋徽宗、宋高宗了无干系。史书中对此类的记载往往采用讳笔,读的时候需要仔细分辨。
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又曾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史书的过程,需要学与思相结合,搞清史家的套路,如此才有些许读懂的可能。
篇14:资治通鉴读后感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些我喜欢的好书来读,《资治通鉴故事》是其中之一。这本书是根据我国古代有名的《资治通鉴》改编而成。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编年史,作者是我们熟悉的“司马光砸缸”故事里的主人公司马光,他是北宋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编成这本书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这本书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一共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史事,主要内容是政治和军事,还有经济、文化方面。它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又生动地告诉人们: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质。这些品质,在今天仍然可贵,是我们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