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掬生命的泉水读后感汇聚(14)
2022-08-12 来源:百合文库
读《苏东坡传》有感【赞】4
最近在给学生们讲苏东坡的诗歌呢,突然对这位宋代大文豪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听同事说起了这本《苏东坡传》,于是就找了听了听。书中讲述了苏东坡的一生,让我不仅仅看到了文采斐然的他,更了解到,原来这位大文豪还为老百姓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更重要的是他洒脱的性情,乐观的人生态度,让我受益匪浅。
以前读苏东坡脑子里只有老师让背诵的诗句,也总是觉得都是些文人的牢骚风雅。现在看来,苏东坡是那样的潇洒自如,乐观畅达。他的一生起起伏伏,漂泊不定,同样她也有着传奇的一生。他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哪一项单独拿出都可以是众人膜拜的对象。他爱吃好吃会吃,创造了东坡肉。这样子一个没有抱怨,没有愤恨,没有伤感的人,生活怎能不逍遥自在。在他第一任妻子去世十年之后,他还为之写下了那首有名的《江城子》。每每我们读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都能感受到他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我个人也比较喜欢他的这么妻子,妻子的贤惠,对苏东坡无微不至的照顾,这种只愿相伴的感情,让人羡慕不已。
他的豁达更是让我震惊。一个人怎能忍受一贬再贬,怎么能忍受背井离乡,甚至隔海遥望。但是苏东坡做到了,他来到儋州以后,和当地的土人关系融洽,在当时看来遥远蛮荒无比之地竟然也能获得洒脱。我不得不为他折服!
只有真正的做到心无杂物,只愿心安。或许我才能像他一样超然!
《苏东坡传》,非简单之流水帐,更非采用“春秋笔法”,而是林语堂先生阅读大量资料,包括苏东坡的札记、诗词、私人书简等后所着的传记。我心度之,是否林先生与苏东坡有诸多相似之处,不然为何其言己了解、喜爱苏东坡,而又能将《苏东坡传》写得如此色彩鲜明、感情丰富。
观苏东坡一生,无法不对其才智赞叹不已;而其言行、诗词、幽默,无一不是其才智的体现。
苏东坡是幽默的。某次与王安石谈及王之所谓“字源学”时,引用《诗经》中“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鸟,以王安石的方式来向其解释为何“鸠”为“九”、“鸟”二字合成,实为嘲讽;后某次更戏谑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则‘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贬至缺医少药的海南之后,对朋友僧人参寥的关心,他仍在回信中说“但若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以此来告知朋友不必担忧。
最近在给学生们讲苏东坡的诗歌呢,突然对这位宋代大文豪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听同事说起了这本《苏东坡传》,于是就找了听了听。书中讲述了苏东坡的一生,让我不仅仅看到了文采斐然的他,更了解到,原来这位大文豪还为老百姓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更重要的是他洒脱的性情,乐观的人生态度,让我受益匪浅。
以前读苏东坡脑子里只有老师让背诵的诗句,也总是觉得都是些文人的牢骚风雅。现在看来,苏东坡是那样的潇洒自如,乐观畅达。他的一生起起伏伏,漂泊不定,同样她也有着传奇的一生。他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哪一项单独拿出都可以是众人膜拜的对象。他爱吃好吃会吃,创造了东坡肉。这样子一个没有抱怨,没有愤恨,没有伤感的人,生活怎能不逍遥自在。在他第一任妻子去世十年之后,他还为之写下了那首有名的《江城子》。每每我们读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都能感受到他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我个人也比较喜欢他的这么妻子,妻子的贤惠,对苏东坡无微不至的照顾,这种只愿相伴的感情,让人羡慕不已。
他的豁达更是让我震惊。一个人怎能忍受一贬再贬,怎么能忍受背井离乡,甚至隔海遥望。但是苏东坡做到了,他来到儋州以后,和当地的土人关系融洽,在当时看来遥远蛮荒无比之地竟然也能获得洒脱。我不得不为他折服!
只有真正的做到心无杂物,只愿心安。或许我才能像他一样超然!
《苏东坡传》,非简单之流水帐,更非采用“春秋笔法”,而是林语堂先生阅读大量资料,包括苏东坡的札记、诗词、私人书简等后所着的传记。我心度之,是否林先生与苏东坡有诸多相似之处,不然为何其言己了解、喜爱苏东坡,而又能将《苏东坡传》写得如此色彩鲜明、感情丰富。
观苏东坡一生,无法不对其才智赞叹不已;而其言行、诗词、幽默,无一不是其才智的体现。
苏东坡是幽默的。某次与王安石谈及王之所谓“字源学”时,引用《诗经》中“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鸟,以王安石的方式来向其解释为何“鸠”为“九”、“鸟”二字合成,实为嘲讽;后某次更戏谑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则‘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贬至缺医少药的海南之后,对朋友僧人参寥的关心,他仍在回信中说“但若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以此来告知朋友不必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