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十五讲读后感精练(4)
2022-08-12 来源:百合文库
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
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新儒学 ,即程朱理学。
2、创立——“二程”
⑴哲学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⑵道德观: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⑶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3、成熟——朱熹(程朱理学集大成者)
⑴哲学观:天理就是“三纲五常”(简单理解,理在社会上表现为儒家道德规范);
⑵道德观: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⑶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明人画朱熹像
4、程朱理学
⑴地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元朝曾将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继承这一趋势,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⑵对外影响:流传到朝鲜、越南、日本乃至欧洲,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5、发展——心学
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表示不满。陆王心学,指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理学。陆王心学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践之。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⑴陆九渊(心学创立者):①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他不是用逻辑的思辨来论证这个命题,而是用自己的体验来予以印证。他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不用学习也能体会)。②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即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心”就是“理”,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他的名言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新儒学 ,即程朱理学。
2、创立——“二程”
⑴哲学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⑵道德观: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⑶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3、成熟——朱熹(程朱理学集大成者)
⑴哲学观:天理就是“三纲五常”(简单理解,理在社会上表现为儒家道德规范);
⑵道德观: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⑶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明人画朱熹像
4、程朱理学
⑴地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元朝曾将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继承这一趋势,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⑵对外影响:流传到朝鲜、越南、日本乃至欧洲,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5、发展——心学
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表示不满。陆王心学,指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理学。陆王心学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践之。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⑴陆九渊(心学创立者):①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他不是用逻辑的思辨来论证这个命题,而是用自己的体验来予以印证。他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不用学习也能体会)。②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即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心”就是“理”,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他的名言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