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知了阅读读后感合计(20)
2022-08-12 来源:百合文库
人因为蒙蔽了自己的佛心,很多人就把佛像当成避雷针;人如果开启了自己的佛心,就不需要避雷针,也不需要佛像了。
佛像需要避雷针,是由于佛像太巨大了。
人需要避雷针,是由于自我与贪婪大巨大了。
我们把佛像盖得很巨大,那是源于我们渴望巨大、不屑于向渺小的事物礼敬。很少人知道渺小其实是好的,惟有自觉渺小的人,才能见及世界如此开阔而广大。
把佛像盖得很大很大,那是“出神”的境界。
知道佛是无所不在。无处不在的,那是“人化”的境界。
权势、名位、财富很大很大,那是“出神”。掌大权。有名位、大富有的人还能自觉很渺小,那是“人化”。
佛像不必盖得太大,因为心中有佛,佛就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如果心中无佛,巨大的佛像与摩天大楼又有什么不同呢?
平凡普通的老百姓一旦心中有佛,胸怀无限宽广,心中无挂碍、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则尘世的权势名利又怎能成为他的欲。拘限他的自由呢?
位高权重的公卿王侯一旦心中无佛,心怀狭小,欲望永无终极,名利权位正好成为围困他的砖墙,又何乐之有?
因此,佛像把避雷针装在头上,人应该把避雷针装在心中,时刻避免被利益与权力的引诱击中。只要能自甘于平凡、安心于平淡的生活、在平常日子也有生的意趣,那避雷的银针就已经装上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林清玄散文集阅读感悟1
我想林清玄的心必是宁静的,充满感激的,否则无法越过尘世悟清生命。我想林清玄的心必是细致的,善于观察的,否则无法透过平凡看到非凡。
有这样一颗心就有这样的文字。有些蕴含佛理,有些则充斥着深深浅浅的乡愁。林清玄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不似一些幼年在大陆生活过的台湾作家,但在台湾这篇土地上的文字,却都弥漫着一种对故乡的思念,遥望大陆的无奈。林清玄的文字往往引人深思,即使一片文章只有小小一段也饱含哲理。比较喜欢那些由小细节组成的文章,仿佛能更接近生命的纯粹。
佛像需要避雷针,是由于佛像太巨大了。
人需要避雷针,是由于自我与贪婪大巨大了。
我们把佛像盖得很巨大,那是源于我们渴望巨大、不屑于向渺小的事物礼敬。很少人知道渺小其实是好的,惟有自觉渺小的人,才能见及世界如此开阔而广大。
把佛像盖得很大很大,那是“出神”的境界。
知道佛是无所不在。无处不在的,那是“人化”的境界。
权势、名位、财富很大很大,那是“出神”。掌大权。有名位、大富有的人还能自觉很渺小,那是“人化”。
佛像不必盖得太大,因为心中有佛,佛就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如果心中无佛,巨大的佛像与摩天大楼又有什么不同呢?
平凡普通的老百姓一旦心中有佛,胸怀无限宽广,心中无挂碍、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则尘世的权势名利又怎能成为他的欲。拘限他的自由呢?
位高权重的公卿王侯一旦心中无佛,心怀狭小,欲望永无终极,名利权位正好成为围困他的砖墙,又何乐之有?
因此,佛像把避雷针装在头上,人应该把避雷针装在心中,时刻避免被利益与权力的引诱击中。只要能自甘于平凡、安心于平淡的生活、在平常日子也有生的意趣,那避雷的银针就已经装上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林清玄散文集阅读感悟1
我想林清玄的心必是宁静的,充满感激的,否则无法越过尘世悟清生命。我想林清玄的心必是细致的,善于观察的,否则无法透过平凡看到非凡。
有这样一颗心就有这样的文字。有些蕴含佛理,有些则充斥着深深浅浅的乡愁。林清玄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不似一些幼年在大陆生活过的台湾作家,但在台湾这篇土地上的文字,却都弥漫着一种对故乡的思念,遥望大陆的无奈。林清玄的文字往往引人深思,即使一片文章只有小小一段也饱含哲理。比较喜欢那些由小细节组成的文章,仿佛能更接近生命的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