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只懂一半读后感集锦(8)
2022-08-11 来源:百合文库
有人问:「既然是本来清净,为什么还要修呢?」我们这念心,本自具足清净的智慧与功德,但被五欲境界所迷惑,心水就浑浊了。现在这心水当中,既然有波浪、浑浊了,清净的作用就无法现前。什么是清净的作用?水可以照天照地,天上的月亮、人的影子都能看得见,能够照了无遗。心也是如此,心念清净就可以照见万象万物,所谓「胡来胡现,汉来汉现」、「相来则现,相去则无」。
修行,不是另外修出清净之水,也不是另外求清净之水,这水是本具的,因为有波浪、有沙石,所以清水变成了浊水。现在只要将波浪停止,清净的心水就会现前。由于众生看不破、放不下,这念心时时都在起心动念、患得患失,所以就没有智慧、没有灵感。在浑水当中本来就具有清水的特性,但要如何才能显现这清净的作用?第一,先把泥沙沉淀下去,把外面的名、利、财、色看破放下,放下以后,心就不起波浪。第二,泥沙沉淀下去,上面的水就是清净的;这个功夫修成,就能产生感应、灵感,但是达到这个境界,还要不执着。第三步,把渣滓化掉,就能真正成为完全纯粹的清水。所以清水不是修出来的,只是化掉泥沙、平息波浪就可以了。而「菩提自性」也是同样的道理,这念心本来清净,只要不打妄想,不起贪、瞋、痴,不造杀、盗、淫,时时刻刻保持了了分明、处处作主,就是但用这念心,直了成佛,「当体即是,动念乖真」,这就是佛。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上根利智的人一听这个道理,马上就能契悟,知道佛在哪里。现在一般人不了解,以为佛在外面、道在外面,就去祈求外面的事物,这就称为外道。「外道」就是心外求道,如果在心外去找道,始终见不了道。佛门中的人,假使执着外面的境界,就称为佛法中的外道。所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心清净了,未来的佛土就清净,不须寻求外面的净土。要想求生净土,只要回光返照,直了此心,不起贪、瞋、痴,不造杀、盗、淫,修一切善、断一切恶,修了善也不执着功德、不起我慢,始终不离当念,这样就能成道、成佛、生净土。
修行,不是另外修出清净之水,也不是另外求清净之水,这水是本具的,因为有波浪、有沙石,所以清水变成了浊水。现在只要将波浪停止,清净的心水就会现前。由于众生看不破、放不下,这念心时时都在起心动念、患得患失,所以就没有智慧、没有灵感。在浑水当中本来就具有清水的特性,但要如何才能显现这清净的作用?第一,先把泥沙沉淀下去,把外面的名、利、财、色看破放下,放下以后,心就不起波浪。第二,泥沙沉淀下去,上面的水就是清净的;这个功夫修成,就能产生感应、灵感,但是达到这个境界,还要不执着。第三步,把渣滓化掉,就能真正成为完全纯粹的清水。所以清水不是修出来的,只是化掉泥沙、平息波浪就可以了。而「菩提自性」也是同样的道理,这念心本来清净,只要不打妄想,不起贪、瞋、痴,不造杀、盗、淫,时时刻刻保持了了分明、处处作主,就是但用这念心,直了成佛,「当体即是,动念乖真」,这就是佛。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上根利智的人一听这个道理,马上就能契悟,知道佛在哪里。现在一般人不了解,以为佛在外面、道在外面,就去祈求外面的事物,这就称为外道。「外道」就是心外求道,如果在心外去找道,始终见不了道。佛门中的人,假使执着外面的境界,就称为佛法中的外道。所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心清净了,未来的佛土就清净,不须寻求外面的净土。要想求生净土,只要回光返照,直了此心,不起贪、瞋、痴,不造杀、盗、淫,修一切善、断一切恶,修了善也不执着功德、不起我慢,始终不离当念,这样就能成道、成佛、生净土。